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赤皮青冈

高邮客厅电视墙装修繁华富庶古巷

发表于:2025-04-25 09:17:51 来源:蓝莓资讯

焦家巷在老城后街,横向高卧于高邮市今天中山南路与东后街之间,距西后街只一箭之遥。

巷子两旁的民居,多是江淮一带建筑风格,明清有钱人家崇尚的样式:青砖小瓦,檐墙不高,显得沉稳殷实; 蝙蝠瓦当,龙凤挂件,追慕福运翩翩。也有高大的门楼、气派的开间,那是大财主们的体面。难不成家财万贯,富甲一方,妻妾成群,丫环环侍,还闹得个灰头土脸吗?据讲,解放前焦家巷首富王鸿藻就拥地3000亩,其他人少则也占地数百亩,当时城外地产、田庄尽为豪绅们囊括。所谓求名得名,求利得利,富庶的背后是交易。其时的县太爷新到任,官轿马弁,鸣锣开道,首先到焦家巷拜会富绅名流,仿佛是个不成文的规定。由此可见焦家巷其时的繁华富庶、富豪们的势焰熏天了。后来的财主们,有的被锄奸了,有的外逃星散各地,自是可想而知的了。

只有王引昌例外。他的家宅在如今焦家巷104号,原有显赫气派门楼,进入宅门,是个花厅,双仆侍立,弓来客吃茶,并通报主人;进入第二道门,方是正厅,宾主交流,颇有“王家小衙门“的意味。王是个大学生,西装革履,思想新潮,谦和待人,1938年被日寇枪杀,至今巷里人仍称其为“王三老爷”,他的遗孀仍健在,97岁了,识文断字,头脑清晰,笔者与她交谈,话里话外,分明感到, 焦家巷是一面“历史的镜子”的况味。

国民党统治盂城时,焦家巷设有银行、钱庄,也有驻军机关,校尉军官的宿地都在巷内,据说当时巷子里常有特务出没,各怀鬼胎。西巷头有老虎灶,巷口对面有一家面馆,就叫“焦家巷面馆”,生意火得不得了。有一家茶馆,名曰“天乐园”,在士绅卜居、仕女如云的焦家巷,毫不意外吧。东巷头还有个尼姑庵,于热闹喧阗中,青灯古卷底下,木鱼声声,直敲得繁华零落成空,富贵流云散去。

解放后的焦家巷,人民政权在此设立电信局、税务局和泰州血防指挥部等机构,大多是公益性机关单位。血吸虫病防治指挥部是县处级建制,编制内有800多人,实在是个大单位,以“送瘟神”为己任,当时新民滩到运河西堤,瘟疫流行过一时。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是笔者站在焦家巷29号“秦家大院”门首的感慨。这所笔者心仪已久的大院,是少游公后裔的住宅、高邮市文保单位。轻叩门扉,悄声入内,主人热情奉茶,引导笔者在古色古香的室内说古道今。西厢外有一座花坛,所植天竹,二十多年前已高出屋檐。竹下菊花脑,是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 就像豌豆苗。主人还说,菊花脑,不开花,夏天吃它,清火。这种状况跟豪奢摆阔的土财主们自有天壤之别。

曾经金玉满堂的焦家巷里,还有这么一处书香门第, 秦氏后人生活得这么恬淡宁静,仿佛就是镜子的另一部分, 一擦就让人心眼一亮,焦家巷不窄,轿车可以穿巷而过, 在小城,笔者觉得这巷子该叫“街”才是,难怪过去有“金焦家,银百岁”的说法。

此文版权为姚永明、王玉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切勿转载!文章出自《高邮地名史话》。文章配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扬州家谱网今日头条号(主编:微尘,编辑:李格格,审核:金大中) 原创美文征集:欢迎投稿1027632695@qq.com.

新丝路杂志

商业故事电话

中国航班杂志

四川水泥期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