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
本文目录
1 作者简介2 目录3 序言作者简介
路志正,先生,宇子端,号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载物;子端,端直以长;行健,因此自强不息。他少承庭训,步入杏林,历经磨难,学业初成。建国伊始,悬壶已十余年,为当地颇有影响之名医。人的一生无非是两件事——做人和做事,路老的态度一贯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1952年入卫生部工作,在卫生部的二十多年里,他下乡求证,发掘、推广了许多宝贵的中医经验;他没有门户之见,敬重名家,团结同道,对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也是虚心学习,关爱有加。他最早认定中医对乙脑治疗的成果;代表中医界参加血吸虫病的防治;下放支边,在包钢救治铁水烧伤的工人;带学生做临床,皆不辱使命。1973年重返临床,进入广安门医院。建学科,兴特色,开科研,抓急症,育英才,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硕果累累;出国讲学,把岐黄妙术广布海内外。他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抗击非典,针砭时弊,诸多高论语惊四座。88岁的他,见证并参与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在时代给予的特殊舞台上,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尽情地展现给了当代,也留给了历史。本书由路老亲自讲述了自己学医、行医、从政、再行医的经历以及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创新过程。个中故事鲜为人知,耐人品味。尤其是如何学习中医、如何临证?细细读来,可能会对每位莘莘学子或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有所裨益。
目录
1 冀中大地·历史悠久名医辈出贯古今2 虚惊一场·旁听私塾好学天性初展露3 进入医校·先文后医刻苦研习历五年4 十七抄方·笔走龙蛇遒丽天成真妙手5 十八开业·折肱续断声震乡里传美名6 迎来解放·中医进校反修西医缘改造7 进卫生部·情系中医处理信访行南北8 怀念吕公·鞠躬尽瘁中医司令兴中医9 追忆师友·戮力同心汇聚京都谋大业10 乙脑治验·外调求实慧眼识菁似伯乐11 治血吸虫·群策群力中西合璧送瘟神12 民间治验·整理提高遍地开花登雅堂13 支援包钢·铁水无情国医护航闻鬼关14 特殊年代·承受考验含辛茹苦传薪火15 进中研院·勤于临床讲究实践倡急症16 二十余载·组建学会继承发扬再创新17 勤勉不辍·阐精发微治学临证皆严谨18 博览群书·既专且博中医事业勤耕耘19 重视脾胃·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20 出国讲学·广布杏林岐黄神术惠五洲21 上书中央·针砭时弊出谋献策求发展22 非典肆虐·众老进言祖国医药谱新篇23 乐育高徒·硕果累累授业解惑为传承后记
序言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即将付梓,邀我写感言代序。细读书稿,品味精神,屡屡感动,然惶恐良久。古人云: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进而推之以济世,故为仁术。中医济世济人,成就者良相良医。上至天文,书禅儒道,下以地理适宜,中以人情世道,理论联乎实践,启发而至康平。医者“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生,是为大家”。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少承庭训,正步杏林,历经磨砺,功业有成。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扶持中医、发展中医的政策指导下,建学科,做科研,倡疗效,育英才。书中路老亲历的学医行医、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大医经历及随国家发展而成就的道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份深刻启示及成功蓝本。阅路老之书,“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观路老之人,“睥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始知大家风范。感路老焚膏继晷,突经皓首,敬重名家,团结同道,更明成就源自意志与品格。路者道也。宋·徐铉校《说文解字》云:“言道路人各有所适也。”中医大家之所成,各由其路,各有所适。适其人,适其才,适其势,适其实践,适其国家之兴盛!中医名家之路,可从而不可泥也!后学欲有所成要在适今之才,适今之用,适今之势。“夫人之才情有限而医道无限,人之道路有限而前途无量”。中医大家路老之路,从古典,师名家,遵正道,循规矩。守端直以长行,终志正而圆满。值路老八十八寿诞,后学曾有一联一诗颂路老:“路遥情长妙手施药言济世,志正圆满寿与才齐谱华章”。“路遥彰显身辉煌,志诚业精贵圆方,正气运来乾坤满,寿宴开福福绵长”。是由感言,是以为序。
- 上一篇:梅雨天气如何养生推荐这3款食谱帮助祛湿润
- 下一篇:甲流没复测有症状可以去上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