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起名意见商标取名需规范
商标中的不规范汉字,是指易使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对汉字的书写产生错误认知的汉字。不规范汉字审查的目的是维护汉字的严肃性,但过于严格又会破坏商业活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作为趣味题,一般是让小学生给想打广告的企业选一个成语作为名字,题目会引导学生改动成语的一两个字,以符合企业产品的调性。
消炎药:快治人口——(脍炙人口)
热水器:随心所浴——(随心所欲)
止咳药:咳不容缓——(刻不容缓)
摩托车:骑乐无穷——(其乐无穷)
营养液:口蜜腹健——(口蜜腹剑)
电蚊香:默默无蚊——(默默无闻)
但是,这样的题目,其实是错误的引导。
本意是在情景化之下引导学生去记住成语,但是学生往往记住的是错误的成语。现实中,商标局也不会允许这样的用语注册为商标使用。因为在众多不能作为商标使用的情况中,其中一种就是「不规范汉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对不规范汉字的审查,《商标审查审理指南(2021)》(以下简称《指南》)作出归纳:“判断商标中的汉字是否规范时,对印刷体或普通手写体形式的汉字应从严。自造字、缺笔画、多笔画或笔画错误的汉字,易使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对其书写产生错误认知的,一般应视为不规范汉字。”该规定指明了审查的“大方向”,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多的细节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究。以下为笔者对不规范汉字审查的个人理解。
过多的笔画公用设计不可取
商业活动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商标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接受汉字的艺术化设计。共用笔画或偏旁是汉字艺术设计中常用的技巧,但是共用之处不可过多,否则会落入不规范汉字的限制范围。适当的笔画共用可以使汉字更显生动,同时又不破坏汉字的结构。
但共用过多,以至破坏了汉字的结构,应以不规范汉字为由驳回商标。
自造字不可取
《指南》中对自造字的规定是“一般应视为不规范汉字”。表明了对自造字严格审查的态度。笔画共用过多,有时会同时构成自造字。
即便申请人声明为“图形”,只要商标图样是汉字的通常表现形式,就有可能被认定为自造字而被驳回。
自造字中的网络造字,随着互联网浪潮顺势而生,大多又因为互联网热点的快速更替而迅速消失。对这类自造字,审查中的意见不统一,笔者支持以不规范汉字为由驳回。
所以小编建议大家注册商标时候一定要规范使用实体,直接传统的字体,也方便后期使用和宣传。
如果想设计,建议找专业的人士设计成图形,但也不要影响字体的阅读。
建议大家商标注册时,使用标准化汉字去注册,后期如果想改动,或者有创意字体,可以再单独申请图形,设计的时候最好不要影响字体阅读。
据商标注册统计,每天平均有2万个左右商标被注册,所以如果有想注册的商标,一定要趁早联系我们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