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整体家装装修公司音乐名家荟萃多伦路推
装修一新的公啡咖啡馆中,小提琴声悠扬;古朴的钟楼前,阿卡贝拉引人驻足;新晋网红诺丁山剧院内,名家荟萃带来音乐盛宴……作为第14个“中国旅游日”五大分会场之一,虹口区今天在多伦路推出限时步行街,再度启动“多伦文化市集”,以“漫步百年多伦,邂逅曼妙音符”为主题,开展音乐互动、街头表演、公益讲座等活动。
现场,钢琴家孔祥东、京剧演员史依弘、竹笛演奏家唐俊乔、歌唱家韩蓬、“力量之声”组合、小提琴家张乐、钢琴家葛灏等名家或登台献演,或分享发生在虹口区的音乐故事,与广大音乐爱好者进行面对面交流。
“多伦路、虹口区与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诸多关联。”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勇说,譬如,今天举办音乐交流会的公啡咖啡馆,就毗邻当年左联成立的地方。左联成立后,90年前,“左翼音乐小组”组建,创作出了包括《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毕业歌》等左翼音乐,涌现出了聂耳、张曙、任光、冼星海等大批进步音乐工作者,开创出一条新音乐运动道路,影响大批群众走上革命之路,并传唱至今。再如,犹太小提琴家阿尔弗雷德·卫登堡(Alfred Wittenberg)1939年2月流亡到上海虹口,一直以教授私人小提琴谋生,为上海本地培养了一批小提琴演奏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依然选择留下,直至在虹口区霍山路住所逝世。
30年前多伦路刚开发时,王勇曾作为节目主持人来到这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多伦路上许多老房子中开出了小型博物馆,很有文化气息。今天再次来到这里,他欣慰地看到一些博物馆还在。同时,随着市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升级、各类文化设施的完善,这里出现了更丰富的文化形式,引进了更多元的文化表演。就拿今天献唱的“力量之声”来说,三位男中音歌唱家都是高校教师,此次走进街区演出,是他们“音乐讲台”的延伸,也是“艺术舞台”的拓展。这次市集演出的形式,为艺术家、音乐爱好者、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挑战,也将形成新经验,推动城市文化升级。
出生在虹口区的孔祥东,则希望通过这些跨界跨文化的演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这个周末,多伦路上还有电子弦乐和北虹中学学生的阿卡贝拉演出,桃子假象乐队、1927内山书店、音乐谷、魔泛娱乐、鹿昔、风享好礼、礼想益智、膳和芳饮等多家品牌也来到现场。明天下午,音乐家徐冰将在此开办“中国音乐的发展——从左翼音乐说起”讲座。
“在多伦路听见最美的声音。”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多伦路是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的活动中心,铸就了这里作为“现代文学重镇”的地位。如今的多伦路是虹口区“文化三地”的重要承载,红色文化聚焦、名人文化瞩目、海派建筑荟萃,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融,是旅游休闲的热门目的地。此次多伦文化市集带来了文化与音乐碰撞、古典与新生融合的体验,在新时代继续守护好这一富于历史底蕴的文化财富。
本次活动由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上海长远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与四川北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