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玉人妻爱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女娲氏
在远古众多的神话传说中,女娲是在中国古代民间广泛信仰的女神之一。女娲的原始神性,创造了人类炼石补天的神话。唐五代时的诗人李贺写诗赞美道:“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的传说,早已经在民间流传,最早可以推到《淮南子》一书中的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固,冀州平”。这里描写女娲一生的功绩,唯独没有提到她用土造人,看来用黄土造人是后来加上去的。从现有的史料看,女娲造人的传说,流传于战国之前。
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说人们都说女娲造人出来,可是她的身体又是谁造的呢?说明在屈原时代女娲传说已经流传于世。我们所见到的最早文献是后汉时应勋所写的《风俗通义》。《太平御览》曾转引应勋的一段话:“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与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也,贫贱凡庸者枉人也”。女娲造人的具体记载,虽晚至后汉才出现,但其传说早就流传在民间,人们已经把原始的主神女性化,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神交融的一种体现。
有些学者把女娲同《山海经》中女娃和《大戴礼》中的女娇混同起来,硬把几个不相干的女神放在一起,这样就造成了整个神统的混乱。我们知道炎帝的少女叫女娃,游东海溺水而死,化作一个小鸟,名字叫精卫,经常衔着西山上的石子、树枝,填到东海里。两个人一个是溺水而死,一个是人类的始祖,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如果只从字音相同去推究,那就更是错上加错了。还有一个说法,把禹的妻子女娇同女娲视为同一个人,女骄和女娲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一个是远古的女神,一个是禹时代的人妻,两人无法统一起来。
另外有一种说法把女娲说成是伏羲的妻子,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无法去考证。从考古发现的石刻画像来分析,伏羲和女娲两人交尾,把他们说成是夫妻应该是顺理成章。笔者认为女娲是远古社会最早的女神,是人们独自尊奉的神,她的出现应该是早于伏羲。如果硬把二人说成是配偶神,这可能是后来的人附加上去的,经不起推敲。闻一多先生在少数民族地区作过调查,收集了很多伏羲、女娲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确实发生过一次大的洪水,只有伏羲和女娲两人得救,于是他们就结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