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工业开关

养鸡养狗种草养鱼养什么好水面建养鸡场上面

发表于:2024-11-14 18:13:39 来源:蓝莓资讯

农家营为很多家禽养殖公司、养殖合作社提供顾问服务,同时也帮助新农人养鸡创业。水面建鸡场,上面养鸡,下面养鱼,这种水面养殖场在印度比较常见,但这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分析原因如下:

一、印度全年高温炎热且空气湿度低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超过28℃,温度高且高温周期很长,如西北部地区夏季白天的平均温度在42℃以上,有时甚至接近50℃!

尽管温度很高,但印度大部分地区全年的平均相对湿度低于25%,西北和中部地区更低,如北印度地区平均相对湿度在20%以内。相对湿度较低会给人带来什么影响呢?比如,印度德里在下午2点出现42℃的高温,尽管有42℃的高温但由于相对湿度低(21%)且风力较大,给人带来的舒适度却高于我国南京、武汉等城市在夏季中午温度处于40℃但相对湿度达到75%(日常湿度)给人带来的舒适度。

家禽“喜干爽、怕潮湿”,“干爽”是指相对的干燥,最适宜雏鸡生长的相对湿度在65%—75%左右,最适宜成鸡生长的相对湿度在60%左右。若相对湿度过低(如印度很多地区的平均相对湿度低于25%),也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在水域上架设鸡舍做养殖,正好可以降温防暑、弥补湿度不足的问题,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二、印度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经常出现停电由于印度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经常停水、断电。如果采用普通的地面养殖模式,在高温天气下,鸡舍内不能依靠风扇或者水帘等降温设施,鸡群极易出现大批中暑死亡。

在这种大背景下,印度不少养殖户采用了水面养殖模式,鸡群可以利用水的降温作用,缓解酷热。同时水向上蒸发,也增加了鸡舍内的湿度,更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

在印度,这种水面养殖场也不是哪里都可以建,必须要求水域足够大,否则无法分解新鲜的鸡粪,水体易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降低,鱼也容易出问题。

这种水上养鸡,水下养鱼的模式在我国并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一、环保因素我国很多地区都划定了禁养区,大面积的水域(如河流、湖泊和水库)附近基本上都不允许畜禽养殖。下面这些区域属于禁养区:

1. 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2.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3. 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4. 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二、水面建养鸡场,湿度过大养不好鸡鸡是活的生物体,要想把它养活并养出效益,必须充分了解它的习性和日常所需的方方面面!鸡的习性之一就是“喜干爽,怕潮湿”。我国大部分水源便利的地区空气湿度原本就比较大(在70%以上),若在水面上养鸡则湿度过大。如果养鸡的环境太过潮湿,鸡群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差,一些病原菌、虫卵和霉菌易快速生长繁殖导致疾病频发。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很难彻底消毒,鸡粪也会发酵产生有害气体,严重影响鸡群的健康。

例如,养殖环境湿度过大,容易爆发球虫、肠炎等疾病。圈舍处于高温高湿状态时,鸡群会烦燥不安,易啄肛、啄羽。这些疾病由于是环境潮湿引起的,如果不从源头改善环境是无法根治的,鸡会很难养。养殖期间连续、频繁的用药,即使产蛋期也无法避免,这样一来,鸡肉、鸡蛋里都可能含有较高浓度的药物残留,若品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将无法上市销售。即使勉强达标,品质也会比较差。

农家营建议:在选择养鸡场地时,应选择地势较平坦且排水畅通的地方。如果您不清楚如何进行场地选择和鸡舍建设,可以联系农家营!

三、新鲜鸡粪不能喂鱼,鱼也养不好上面养鸡,下面养鱼,新鲜鸡粪直接落入水中,鱼吃散落的鸡饲料,也吃掉落的鸡粪。新鲜鸡粪中含有多种致病菌和病毒,极易引发鱼类传染病。以鸡粪喂鱼会增加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导致鱼病多发,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四、食品安全方面目前,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肉类、蛋类和水产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抽测非常严格。水上养鸡,水下养鱼,鸡和鱼都容易生病,鸡舍和水池都不容易做好消毒。这样的养殖模式下,长期频繁的用药,鸡肉、鸡蛋和鱼肉中都可能含有较高的药物残留。鱼吃鸡粪,鸡粪中的药物残留或者重金属成分等又会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积累到鱼肉中,鱼肉品质会受到更大影响。

这些肉、蛋和水产产品不仅可能由于药物残留超标而无法上市,即使勉强达标,品质也会比较差。当下,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追求原生态、好味道,这样的产品很难受欢迎,你说呢?

创业养鸡,农家营帮你!了解更多养鸡知识,关注农家营!声明:本文为原创,禁止其他自媒体未经授权发布,农家营法务部将追求侵权人相关法律责任。创业养鸡,农家营帮你!了解更多养鸡知识,关注农家营!

中国住宅设施杂志-在线征稿【官】

乡村科技杂志-在线征稿【官】

黄河黄土黄种人期刊

管理学家网站

教育信息化论坛杂志社

广告大观杂志社

新丝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