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是什么原因小便的健康介绍
尿少是什么原因 小便的健康介绍
一、尿少的原因是什么呢
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者称为少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100毫升,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尿闭)。有尿不能排出者,称为排尿困难。
[诊断要点]
(1)因低血压、低血容量使肾血流量下降而引起多见于休克、大量失血、失血浆脱水(如大面积烧伤);大量溶血(蚕豆病,药物性溶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恶性高血压,结缔组织肾病损害以及心跳骤停、严重贫血等。
(2)由肾实质病变引起如严重全身性肾损害,见于败血症、流脑、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炎、肾结核、多囊肾等。肾中毒:见于各类毒物引起的中毒肾病。
(3)梗阻性肾衰竭见于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血块、水肿、肿瘤压迫所致泌尿系疾患。
二、尿少吃什么食物
方1鲤鱼1条约1斤,洗净和赤小豆150克,加水适量,清炖,至鱼熟豆烂,食鱼吃豆喝汤(忌盐),分次服用,每日1剂。
方2鲤鱼l条,生黄芪100克,同煮汤服食。
方3鲜鲫鱼(去鳞、内脏)赤小豆煮食之。
方4鲜鲫鱼200克(去鳞、内脏),同冬瓜皮100—200克,同煮汤服食,每日1剂。
方5葫芦壳、冬瓜皮各50克,西瓜皮30克,红枣10克,加水至400毫
升,煮到约150毫升,去渣、服汤,每日一剂。
方6葱白两根,加少许酒糟捣烂,炒热敷脐上。
方7竹笋、陈黄瓜各100克,加冬瓜皮50克水煎服。
[禁忌食品]
少尿的禁忌食品应根据基础疾病选择,如为肝肾病变所致,应参见肝肾病变进行,如为休克、昏迷所致者,病人多不能进食。故酌情而定。
三、尿少疼痛的问题
针对尿尿疼痛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尿尿疼痛为你解答如下:
尿痛是指排尿时感到尿道、膀胱和会阴部疼痛。其疼痛程度有轻有重,常呈烧灼样,重者痛如刀割。尿痛常见于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膀胱结核、肾盂肾炎等。根据尿痛的特点,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
(1)排尿开始时尿痛明显,或合并排尿困难者,病变多在尿道,常见于急性尿道炎。
(2)排尿终末时疼痛,且合并尿急者,病变多在膀胱,常见于急性膀胱炎。
(3)排尿末疼痛明显,排尿后仍感疼痛,或觉“空痛”,或不排尿亦痛者,病变多在尿道或邻近器官,如膀胱三角区炎、前列腺炎等。
(4)排尿突然中断伴疼痛或尿潴留:见于膀胱、尿道结石或尿路异物。
(5)排尿不畅伴胀痛:老年男性多提示前列腺增生,亦可见于尿道结石。
(6)排尿刺痛或烧灼痛:多见于急性炎症刺激,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
四、尿液的颜色判断健康
排尿时间变长、连续性不好。男性排尿时间明显变长,连续性不好,有滴滴答答的感觉,排尿困难,尿无力,中老年男性夜尿次数增加等症状,都是前列腺疾病的信号。
尿液泡沫多、有异味。排尿时,如果发现马桶中泡沫增多,尤其是早上第一泡尿泡沫明显,可能是肾脏疾病造成的,应该及时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看尿中蛋白是否增多。如果尿液有种烂苹果的味道,要怀疑是糖尿病的征兆。
尿液颜色不正常。呈红色:说明尿中可能存在超量的红细胞,也称“血尿”,多是由肾病、结石、前列腺炎、膀胱肿瘤等引起。如果出现剧烈的腰痛,同时伴有血尿,多半是结石引起,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呈酱油色:是由于尿中红血球被大量破坏所致,也可能是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及溶血性黄疸等。
呈白色:好像牛奶一样,有时混有白色凝块或血液,说明尿中有乳糜,源自丝虫病或肾、淋巴管堵塞。
尿液发黄:黄连素、维生素B等药物会引起尿液变黄。但如果没有吃药,尿色很黄且持续半个月以上,就要提高警惕。尿色太黄,往往预示着肝胆疾病,如肝炎、胆结石、胆道阻塞、梗阻性黄疸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