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关闭阀

疫苗后遗症的原因该如何避免疫苗后遗症

发表于:2023-08-17 17:06:37 来源:蓝莓资讯

疫苗后遗症的原因 该如何避免疫苗后遗症

一、疫苗后遗症是怎么引起的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据统计,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而据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婴儿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

并且,我国使用的疫苗基本都是减毒活疫苗,而由于减毒活疫苗的“减毒性”,疫苗中的病原仍有微弱致病功效,若在人体内发生突变恢复毒性,则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我国婴儿疫苗除了技术上的不足外,许多国产疫苗的质量也不达标,导致婴儿疫苗保管不当,因此出现了许多婴儿患上疫苗后遗症。

疫苗的不良反应是很低的,近几年报道的不良反应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接种疫苗出事的概率尽管非常低,但因为目前我国疫苗接种数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导致的绝对数肯定会随之增加。

二、如何避免出现疫苗后遗症

1、家长带宝宝接种后必须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若宝宝没有出现异常反应,才能离开。

2、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家长要保持宝宝接种部位干燥和清洁,避免细菌病毒污染伤口,尽量带宝宝沐浴。

3、接种婴儿疫苗后,在机体产生免疫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个别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反应,比如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接种后的发热,若在38℃以下原则上无需特别处理,是正常的婴儿疫苗接种反应,让宝宝多喝水和注意休息即可,一般两三天就可恢复正常。

4、如果持续发烧38℃以上、扎针部位红肿超过一周或接种疫苗后身上出现皮疹等其他较重反应,家长应立即向接种单位反应情况,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切勿耽误病情。

不要盲目带孩子接种疫苗外,身体健康的宝宝接种疫苗后,家长也应注意看护,若发现宝宝身体出现异常要马上送院治疗,切勿耽误病情。

三、疫苗后遗症具体是怎么回事

接种疫苗是对孩子负责,难道接种疫苗还会有后遗症出现吗?对于疫苗我们知道,接种以后会出现一些小小的反应,比如说像患处会有红,肿,痛等现象。还有其它的反应如下。

全身反应: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度,中度为37.6—38.5度,39度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局部反应: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疫苗可以大致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致病细菌或者病毒完全杀死后制成,而减活疫苗就是疫苗里的细菌和病毒还有一定的活性,但是将其致病性控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既保证孩子不被感染,又能使疫苗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一类疫苗中脊髓灰质炎疫苗和乙肝等疫苗就属于减活疫苗。

四、婴儿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有哪些

在接种婴儿疫苗前家长一定要事先了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不同种类疫苗的禁忌不一样,接种时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规定进行接种。同时,家长在每次接种前应如实反映宝宝的健康状况,以减少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

1、正处在发热期,或患了腹泻、呕吐等急性疾病的婴儿,应暂缓接种疫苗;若宝宝本来患有慢性疾病,又处在病发期,应待病情好转后再行接种,有重症慢性病者要暂缓接种或慎重接种。

2、患有支气管哮喘,有对食物、药物或疫苗过敏史的婴儿,家长应事先了解其致敏原后,再咨询医生意见,考虑是否接种婴儿疫苗。

3、有免疫缺陷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婴儿,不可使用脊灰、麻疹和卡介苗等活疫苗。注射丙种球蛋白4周后,才能接种活疫苗。

4、有癫痫、脑病和脑炎后遗症等的婴儿,不能接种百日咳、流脑和乙脑等婴儿疫苗。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杂志社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杂志

福建茶叶版面费

网羽世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