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人是怎么理财的呢
发表于:2024-03-11 11:06:46
来源:蓝莓资讯
揭秘:古代人是怎么理财的呢?
古语有云:“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在古代,古人就已经会理财了。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理财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大文豪苏轼
苏轼在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俸禄大减,于是他“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卜,平日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即控制每天的开销,然后每个月发工资之后,取出4500文钱,分成三十串挂在房梁上,每天要用的时候用叉子挑下来一串,取完就把叉子藏起来,然后在屋里放一个大竹筒,存放每天剩下来的钱,用来招待客人。这属于”节流“,同时,苏轼还从当地衙门那里申请到数十亩废弃的土地,”开源“种地。
这种理财方式,其实就是现今提倡的“储蓄”方式,将钱积累起来,来保证自己生活比较安稳。稳赚理财助手专注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推荐,不求高收益,只要稳健安心即可。
战国人白圭
白圭的理财之道就是不贪图眼前小利,观测市场走势,抓住最佳投资时机,使利益最大化。战国时期的商人,大都在经营珠宝生意,因为“珠宝之赢百倍”。而白圭却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偏偏看上了“十倍”的“耕田之利”。
吕不韦发现有潜力,价值被低估了的“企业”(秦公子异人),向其注入“风险资本”,帮助他“上市”(登基当皇帝),从而获得巨大收益,不过,这种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合理的退出机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吕不韦后来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
- 上一篇:李勣一句话决定武则天皇后的位置李勣到底对
- 下一篇:开国功臣刘伯温为何惨遭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