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理空心比空巢更加难熬
发表于:2023-08-14 10:28:17
来源:蓝莓资讯
老人心理:“空心”比空巢更加难熬
人到晚年
,为事业、家庭和儿女操劳了一辈子,本该好好享享清福。但很多老人却开心不起来,身体状况不断走下坡路,心里承受着孤独和寂寞。曾经生活和工作中的顶梁柱却慢慢成为无事可做的“糟老头”和“老太婆”,曾经充实的生活一下变得空空荡荡。不到饭点儿乱溜达、没事守在电话旁、沉默寡言一个人……前来咨询的张大爷今年65岁了,一个人独居。他说自己的心总感觉空空的
,每天活不出滋味。年纪大了觉也少了,经常天没亮就醒。可起了床也无事可做,不是屋里黑着灯开着电视坐一天,就是出去漫无目的地遛弯儿,有时不知能去哪儿,就搭上公交车,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再坐回来……国家民政部统计显示,我国40%的老龄人口是“空巢老人”。“空”便成了他们生活的主题,家里一个人空荡荡,感觉不再被需要了心里空落落。特别是退休后,原本紧张、有序、按部就班的生活节奏一下变了,没了事情忙活,社交圈缩小了,跟儿女沟通也不畅,主心骨好像突然丢了。寂寞、怀旧、失落、挫败和衰老感缠绕着越来越多的“空心”老人。针对他们的情况和心理需求,这“一二三四五”五件法宝,能帮老人们多些快乐,少点愁容,不再“空心”生活,而是踏踏实实地幸福。
一个“中心”是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安享晚年的保障。大家熟悉的“一零定律”,就是把身体健康看做“1”,其他则是后面的“0”,身体垮了,其他都没了意义。因此建议老年人睡眠起居要有规律;每天坚持晒太阳15~20分钟,但要避免暴晒或中暑;每天喝水6~8杯(每杯200毫升),少量多次为宜;餐餐有蔬菜,天天有水果,种类多样化,并且控制油、盐摄入。
从健康管理上来看,老年人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医保卡、自制急救卡(写明姓名、住址、联系人电话、血型、主要疾病和用药)和急救盒(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学会自我监测脉搏、体温、血压等;每半年体检一次为宜。另外,情绪健康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