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沮渠牧犍的
北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沮渠牧犍的一时冲动吗?
你真的了解北凉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很多人都说,北凉灭亡是因为沮渠牧犍的一时冲动,才让北魏有了出兵北凉的理由。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过,事情的发展可能就坏在沮渠牧犍太过聪明了。
因为,沮渠牧犍谁也不得罪,包括柔然。这让拓跋焘很不舒服,感觉他的这个妹夫可能有二心。此外,根据史书记载,北凉还散布着柔然的一些谣言,这怎能不让北魏恼火,不是明摆向着外人吗?
如果,沮渠牧犍仅是和嫂嫂暗通款曲,那也只是品德上的缺陷。但在事发后,沮渠牧犍不但不交出嫂子李氏,还将她安置在酒泉好吃好喝招待着。这可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甚至,可以看出沮渠牧犍对此事的纵容。所以,北魏怎能再容他,那不是拓跋焘的作风。
其实,北魏从拓跋珪开始,祖孙三代就在不断的开拓疆域。尤其到了拓跋焘这一代,他不但熟读兵书,更是对于周边国家的做法了然于胸。
当时,北凉向北魏表示臣属,两国之间联姻,这是很常见的做法,是两国交好的表示。虽然,北魏看似一直将北凉置于一边,也不过是顺势而为。此外,北魏一路征战,虽然战果不凡,但自身消耗却是极大。所以,两国国君互娶对方的公主,只不过想用这种方式让北凉更加太平罢了。
《资治通鉴》引用了《魏书》中关于对沮渠牧犍的评价,说他“内实乖悖”,这才是北魏最终灭了他的原因。要知道,任何一个君主,都不喜欢身边有一个阴奉阳违的臣子。
其实,看沮渠牧犍的行事作风,便可知一二。
从地理上来说,沮渠牧犍和北魏、柔然交好,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沮渠牧犍却对南边的刘宋,一样以藩属国称臣。因为,他希望通过外交方式斡旋于强国之中。甚至于,拓跋焘提出让他儿子来北魏侍奉,他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如果,沮渠牧犍可以安分的做一个臣子,北凉也许就不是39年的历史了。只是,沮渠牧犍以为他所倚重的那些外围力量可以牵制北魏,但结果却显示,沮渠牧犍真是太小看拓跋焘了。
看拓跋焘和柔然的对阵,按照史书的记载,人数是50倍的悬殊,但柔然大将不但被击退,还被射杀。可见,一国之君有才智还是远远不够的,对时局要有一个清晰的分析,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
尤其对于北凉来说,自己的地理位置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要价筹码,只有准确分析对方国君的秉性,才不会误事误国。然而,沮渠牧犍以为和拓跋焘联了姻,就可以高枕无忧,但结果却是他错了。
当时,北魏北有柔然,南有刘宋,从战略上说,一定是先灭柔然。可见,拓跋焘的联姻目的相当明确,就是不要在他征战柔然时,北凉蹦跶出来搅事。
其实,沮渠牧犍散布柔然可汗的那些妄言,已是“违禁”操作了。而对于武威公主一事,更是直接打了北魏国君的脸。对此,有人说,沮渠牧犍为了这门亲事,特意将自己的爱妻休了。结果,没多久妻子就病逝了。所以,沮渠牧犍的怨气很重。
可是,嫂嫂后来犯事,他怎么就不怕了?
既然沮渠牧犍能讨好北魏休了发妻,为何不能平息两国之间的纷争交出一个女子呢?如果史书所说属实,只能说他的性格非常纠结。其实,北魏灭北凉,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或许,为了给自己一个完美的征讨理由,才讲了一个故事来渲染下气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