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月经准吗哺乳期会不会来月经
哺乳期月经准吗 哺乳期会不会来月经
一、哺乳期会不会来月经
喂奶期间来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生宝宝以后,月经的恢复及排卵的时间都会受哺乳影响。不哺乳的妈妈通常在产后6-10周就迎来了“老朋友”。哺乳妈妈月经的恢复时间一般会延迟,有的哺乳期一直不来月经。
有个现象值得注意:产后初次月经样阴道出血被很多妈妈视为月经来潮,其实通过基础体温测定,其中60%是无排卵的,严格地说是无排卵性月经,算不上是真正的月经。其出血量和持续时间较正常月经长得多,月经周期也不准,所以,很多妈妈产后的月经会有一段时间不正常。
哺乳期间的妈妈在产后的月经恢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产后多久月经才会来?这是个常见的问题。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1岁后才恢复。
妈妈用母乳喂哺宝宝,她们的排卵及月经恢复相对较慢,如果是未哺乳的妈妈,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就会比哺乳的妈妈快一些,大概快6-10周。大部分的产后妈妈在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月经量会比平时的多一些,等到第二次月经来的时候,基本会恢复正常,因此妈妈不必过分紧张,也无须治疗。
当月经来潮时,哺乳妈妈的乳量一般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这种乳汁有时会引起婴儿消化不良症状,但这是暂时的现象,待经期过后,就会恢复正常。因此无论是处在经期或经期后,都无须停止喂哺。
二、哺乳期来月经准吗
一般来说,喂奶期间月经不规律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多数不用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恢复,等到完全不哺乳了,慢慢就会恢复正常了。
哺乳期月经不正常平时的生活要注意,不要吃生冷辛辣或刺激性食物,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也可以找当地比较有经验的中医进行辨证治疗。哺乳期月经可能不规律,但会排卵,要注意避孕。可以用避孕套或上节育环。
在哺乳期的时候如果已经来了规律的月经情况,偶然一次推迟十天是可以的。
月经推迟是指女性的月经到来比正常月经周期要晚来7天以上。女性正常的周期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仍属正常范围,周期长短因人而异。如果女性发现月经推迟已超过了一周,这就属于月经推迟。影响月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情绪、药物、生活作息等等,具体还要因人而异。可一旦大于10天,很可能是受孕了,最好去医院进行科学化排查,倘若不是怀孕,也要去检测是否是患了妇科疾病。
三、月经推迟十天正常吗
女性月经周期为28-30天,周期长短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如果月经提前或延后7天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超过7天还没来月经,即为月经推迟。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月经推迟的原因首先考虑怀孕,其次就要考虑药物因素、精神因素、疾病因素、生活习惯或生活环境改变等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以往月经正常且有性生活的女性,月经推迟了10天,很有可能是怀孕了。可自行做早孕试纸测试,或到医院抽血做血HCG检查,明确是否怀孕。月经能够提供辨别女性身体状况的信号,所以了解自己月经推迟的主要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影响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很多,女性朋友要关爱自己,更要关心自己的月经是否如期而至。
月经推迟的症状可见月经比正常周期迟来7天以上。月经推迟的症状和女性的身体情况也有关系,根据气郁、痰阻、血虚、肾虚型的女性。
四、月经推迟的症状有哪些
1、气郁型月经推迟:
月经症状:月经延后,经量偏少,色正常或黯红有块,排出不畅。
全身症状:精神郁闷,或少腹胀痛,或乳房胀,胸胁痛,舌质或见稍黯,舌苔或见薄黄。
2、痰阻型月经推迟:
月经症状:月经后延,经色淡而呈粘液状,经行前后带下多。
全身症状:形体肥胖,又眩晕心悸,脘腹闷胀,呕恶,咳嗽痰多,食欲差吃的少,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
3、血虚型月经推迟:
月经症状:延后,量少,色淡,质稀
全身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甚则小腹隐痛,绵绵不止而喜欢按揉,唇舌淡,苔薄白。
4、肾虚型月经推迟:
月经症状:经期后延,经量少而质薄,经色黑或黯淡。
全身症状:腰骶酸痛,夜尿多,白带多,质稀色淡,或有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
- 上一篇:出水痘能吃什么水痘患者看过来
- 下一篇:宝宝血红蛋白60怎样维持宝宝正常的血红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