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荨麻疹的外用药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治疗荨麻疹的外用药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一、荨麻疹的外用药有哪些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任何痕迹。
荨麻疹的外用药有很多,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到相关的药店购买。荨麻疹的外用药能够很多地治疗荨麻疹。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治疗荨麻疹的药品,下面为大家介绍金蝉止痒颗粒、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消风止痒颗粒来治疗:
金蝉止痒颗粒: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适用于湿热内蕴所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夏季皮炎等皮肤瘙痒症状。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下述疾病的过敏相关症状,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消风止痒颗粒:消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
二、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变态反应性:多数属Ⅰ型变态反应,少数为Ⅱ、Ⅲ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由IgE介导,又称IgE依赖型反应,其机制为上述变态反应原使体内产生IgE类抗体,吸附于血管周围肥大细胞和血循中嗜碱性粒细胞,当抗原再次侵入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的高亲和性受体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膜如膜层结构的稳定性改变,以及内部一系列生化改变如酶激活,促使脱颗粒和一系列化学介质的释放而形成风团。
输血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为Ⅱ型变态反应,多见于选择性IgA缺乏患者,当这些患者接受输血后,产生抗IgA抗体,再输入血液后即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并产生过敏性休克毒素(anaphylatoxin)及各种炎症介质,引起荨麻疹、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等。
Ⅲ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即荨麻疹性血管炎,由免疫复合物引起,最常见的变应原是血清制剂和药物如呋喃唑酮、青霉素,较少见的是微生物抗原,如链球菌、结核杆菌、肝炎病毒等。
三、荨麻疹食疗方法有哪些
荨麻疹食疗,这个荨麻疹疾病一旦发生的话对我们的身体伤害是很大的,荨麻疹疾病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我们出现生命危险。
1.山药炖甘蔗
材料:鲜山药200克,甘蔗汁半杯。
用法:鲜山药捣烂,与甘蔗汁和匀,炖热饮服,1日2次。
功效:益胃滋肾纳气。
主治:肺气虚久咳,痰多气喘,周身乏力,胃纳差者。
2.姜糖豆腐羹
材料:红糖100克,豆腐250克,生姜6克。
用法:共水煮,每晚睡前饮汤,连服1周。
功效:温肺补中益气。
主治:慢性气管炎,肺气虚久咳,咳而无力,食欲不振者。
3.海带生姜糖浆
材料:海带250克,生姜30克,红糖适量。
用法:加水熬成450毫升的浓液糖浆,每日服3次,每次15毫升,10天1疗程。
功效:温补肺肾。
主治:慢性气管炎、咳嗽、久喘伴腰酸者。
四、荨麻疹的症状表现都是什么
1.皮肤划痕荨麻疹/人工荨麻疹
患者对外来较弱的机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应增强,在皮肤上产生风团。患者在搔抓后,或在紧束的腰带、袜带等出局部起风团,瘙痒。
2.延迟性皮肤划痕症
皮肤划痕在刺激后6~8小时出现风团与红斑,风团持续24~48小时。迟发性皮损不只一条,沿划痕形成小段或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展成块。局部发热,有压痛。
3.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
皮疹发生于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通常持续8~12小时。表现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肿胀,发作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轻度白细胞计数增多。局部大范围肿胀似血管性水肿,易发生于掌跖和臀部皮损发生前可有24小时潜伏期。
4.胆碱能性荨麻疹
皮疹特点为除掌跖以外发生泛发性1~3mm的小风团,周围有明显,其中有时可见卫星状风团,也可只见红晕或无红晕的微小稀疏风团。有时惟一的症状只是瘙痒而无风团。损害持续30~90分钟,或达数小时之久。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
- 上一篇:左旋肉碱减肥有何副作用吃左旋肉碱会反弹吗
- 下一篇:胃胀气怎么办胃胀气的缓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