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12项检查什么肿瘤的诊断检查有哪些
肿瘤12项检查什么 肿瘤的诊断检查有哪些
一、肿瘤12项是哪些检查
1、甲胎蛋白(AFP)
AFP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一种指标。AFP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癌,但未发现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有相关。
AFP中度升高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等。AFP可用于肝癌的诊断、疗效预后监测,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AFP还有助于睾丸癌、胃癌、卵巢癌、胚胎性瘤的鉴别诊断。
2、癌胚抗原(CEA)
CEA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胆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的指标,有助于检测肿瘤的复发,判断预后。
3、糖类抗原CA125
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标记物,常用于监控已诊断为卵巢癌的患者,检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CA125升高还可见于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
4、糖类抗原CA153
CA153是检测乳腺癌患者特别是癌转移情况的重要指标,水平异常升高提示乳腺癌的局部或全身复发。
CA153在肺癌、卵巢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均可升高
5、糖类抗原CA724
CA724升高可见于胃肠道癌、卵巢癌、肺癌、胰腺癌、肝硬化、肺病、卵巢良性疾病等。
6、糖类抗原CA199
CA199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部分卵巢癌、淋巴瘤、肺癌、胃癌、食道癌和乳腺癌患者CA199也升高。
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神经母细胞瘤、支气管癌、精原细胞瘤、良性肺病和中枢系统疾病,NSE也可升高。
8、TNF:肿瘤坏死因子
9、CA50:癌抗原50
10、β2—MG:β2—微球蛋白
11、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12、FePro:血清铁蛋白
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1)肿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治愈肿瘤的关键。恶性肿瘤一旦发病,病人往往每况愈下,尤晚期病人,预后较差,故早期诊断治疗极为重要。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已成功地用于一般人群绒毛膜癌的筛查。甲胎蛋白普查在我国是筛选和诊断无临床症状小肝癌的最主要方法;检测肿瘤标志物比影像学检查发现的时间提前约3~6个月,肿瘤至少要长到体积约1立方厘米,才能被螺旋CT、MRI等高端医学仪器发现,此时体内肿瘤细胞数已达到109个或以上。
(2)肿瘤高危人群筛选:如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的亲族中患该癌症的机会比一般人群高,对这些高危人群检测降钙素水平有助于筛选出可能患早期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
(3)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如前列腺酸性磷酸酶不同于其他组织中酸性磷酸酶,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判断转移癌是否来自前列腺;
(4)监测疗效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如癌胚抗原对大肠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绒毛膜癌的监测;
(5)肿瘤分类:如用癌胚抗原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可区别胃肠道肿瘤是腺癌(癌胚抗原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阴性)还是类癌(癌胚抗原阴性、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
(6)肿瘤分期:前列腺癌的晚期患者血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明显高于早期患者,检测血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可辅助诊断分期;
(7)肿瘤定位: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与肿瘤抗原结合,然后通过扫描来定位肿瘤;
(8)肿瘤治疗:即应用抗体结合细胞毒药物治疗肿瘤。
(9)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最有价值,手术前肿瘤标志物升高,术后下降,表明手术成功;术后略有下降,随即重新升高,提示手术未奏效;术后下降,过段时间后又明显升高,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这种提示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前数个月。肿瘤患者经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的升降与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良好的相关性。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说明治疗有效;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继续升高,应更换治疗方案,如果更换治疗方案后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往往预示着复发或转移。如淋巴瘤患者,若乳酸脱氢酶超过正常值的两倍,提示预后不良。
当然,任何一种科学指标都不是绝对的。如公认的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除绝大多数肝癌病人的血清呈阳性外,还有31%~52%的急性肝炎、15%~58%的慢性肝炎以及11%~47%的肝硬化病人也会有大幅上升。与此同时,甲胎蛋白阴性自感不适的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依靠医生联合多项检查直至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等做进一步查实和鉴别。
判断病人是否患有某种肿瘤,最好同时测定几种标记物,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如用癌胚抗原与CA19-9联合检测诊断胰腺癌,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又如组织多肽抗原(TPA)与癌胚抗原及一种高分子糖蛋白(CA15-3)三者合用监测乳腺癌,或与CA15-3二者合用追踪卵巢癌,在临床上都具有较高价值。
三、其他筛查方法
12项肿瘤标志物筛查一般属于广谱手段,需配合身体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有一定的概率性。除了12项肿瘤标志物筛查之外,还要结合其他检查才能够尽早发现肿瘤。以下是常见的检查项目。
妇科体检中巴氏涂片
采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检测早期宫颈癌,检出率约60%~70%。
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可清晰地发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
X线胸片
X线穿过人体后,因器官、组织密度不同呈现影像,由此可直接显示肺部肿瘤,也可通过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间接性改变寻找胸部肿瘤。
肛门直肠指检
大致可以确定距肛缘7厘米~10厘米的肛门、直肠有无病变和病变的性质。
胃镜和肠镜
直接用肉眼观察胃、肠黏膜的色泽、血管纹理、腺体开口形态,来识别有无病变,对可疑病灶可做活检确诊。
PET-CT诊断
PET-CT将PET与CT完美融为一体,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四、各种肿瘤的筛查模式
1、长期吸烟或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史,定期胸x线检查和肿瘤标志物(CEA、SCC,NSE、TPA)联合检查。
2、中年妇女定期作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和肿瘤标志物(CEA、CAl5-3、TPA)联合检查。肿块明显则作乳腺穿刺查癌细胞。
3,35岁以上妇女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是宫颈癌的高风险人群,应定期作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或薄层细胞制片技术检查(TCT)和肿瘤标志物(SCC、CAl25、TPA)联合检查。在阴道镜下作病理活检进行确诊。
4、如果你处于肝癌高发区,或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肝和丙肝),建议你做B超、乙肝五项标志物和肿瘤标志物(AFP,AFU)联合检查。
5、处在鼻咽癌的高发区,应定期作病毒检查,必要时作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活检来确诊。
6、有慢性胃病史作胃镜及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CA242)联合检查。电镜下取胃粘膜组织活检确诊。
7、胰腺癌临床容易误诊,疑为胰腺癌应作B超及肿瘤标志物(CEA、CAl9?9、CAl25、CA50)联合检查。
8、持续便血者选作肿瘤标志物(CEA、CAl9-9、CA50)联合检查。直肠组织活检确诊。
9、疑为卵巢癌做B超及肿瘤标志物(CEA、CAl25、CAl9-9)联合检查;腹腔镜取卵巢组织活检确诊。
10、中老年男性易患前列腺癌,需肿瘤标志物(PSAl趴P)联合检查。
11、如你常有头晕,低热,面色苍白、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出血或出血点,做血常规和血细胞涂片检查是最简便实用的。如血像中提示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只要抽点骨髓做细胞学检查就可作出诊断。
12、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与肿瘤恶性成正相关,只要检抽一滴血,就可以检测出是否患有癌症。
- 上一篇:左旋肉碱安全吗左旋肉碱的主要功效
- 下一篇:植物人一般可以活多久植物人怎么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