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自己养花生米乡村回忆我年过70靠
1996年以后,村子里的手扶拖拉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耕牛越来越少,有了手扶拖拉机的农户都不愿再服伺耕牛了,所以,先后都把耕牛给卖掉了。
那一年我用3000多块钱买了一台15马力的手扶拖拉机,但我始终没有舍不得卖掉我那头老傻子(母水牛)。
那头母水牛的体型很好,一年生一头牛犊,生的牛犊苗子很好,生长得也很快,一头牛犊长大后,可以卖千儿八百块的,比养猪来钱利量,因此,我一直没有舍得卖掉,我是村子里唯一喂有老水牛的农户。
村子里的邻居有的用手扶拖拉机整不平的蹋水田,就用我的牛帮他们平田,邻居也都明白事理,田平整好了以后,他们非要给钱当做报酬,不收吧,他们说以后就不好意思再请我用牛帮他们平田了。
于是,我多少就收一点。
就在我买了手扶拖拉机的第二年,两个在外面打工的儿子,先后领回了两个儿媳妇,几乎没花什么钱。
当时,村子里的人都非常羡慕,都夸我有那个狗命,如果在老家里娶这两房儿媳妇,彩礼和房子肯定够我们两口子喝一壶的。
对于邻居的看法我不得不承认,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
到了2000年以后,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了,村子里的田地都转包给几个大户在种植。
50岁的我和妻子在家照看孙子孙女,只留了一块好耕种的2斗田打点口粮吃,其余的田地都转包给了邻居。
由于田地转包出去了一大部分,我就把手扶拖拉机也卖掉了,喂养耕牛的作用也由农耕转成了经济养殖。
我就把那头母老水牛卖掉,添钱又买了两头母黄牛,开始了小规模的专业养牛。
由于农村饲养牛的农户越来越少,地上的青草资源也非常丰富。
牛的价格也在逐年攀升,一头膘肥体壮的成年公黄牛可以卖到5、6000元一头,这相当于于3、4头大肥猪所卖的钱数。
所以,相比之下养牛比养猪赚的钱多。
养猪虽然周期短赚钱快,但养猪的成本却比养牛高出很多。
猪吃的饲料都需要用钱买,而牛吃的草料不出一分钱就可以捡到。
因此,权衡利弊后我决定养殖黄牛,为了稳当,省钱,我只养两头母黄牛自繁自养,一般是4头黄牛见面,我才卖牛赚钱。
60岁之前,我还在当地建筑工地上打打零工,吃住都在家里,一年可以挣10000多块的零花钱,妻子在家里照看小孩附带着放牛。
说是放牛,就是把牛幂在塘坡里或荒场子上让它们自己吃草。
就这样我们一年的收入也有2万多块钱,这些收入在城里虽然不多,但对于农村5、60岁的老人来说也基本够花的了。
孩子平常往屋里给小孩寄生活费,我们都没要,我们对他们说,我和你妈还能挣钱,你们买房子买车的压力也很大,到时候我们不能挣钱了你们再寄钱养活我们。
我们60多岁后孙子孙女都长大了,基本不用我们再照看了,我就和妻子专门养起了黄牛。
秋季农忙的时候我们两个就开着电动三轮车,到邻居收割了的庄稼地里去捡些花生杆子或者稻草之类的秸秆,回来晒干垛起来喂牛。
这样养牛除了投入的人工和育肥时加点玉米等精料外,每头黄牛的饲料钱三二百块钱就可以搞定,因此,这样养牛的利润是最大的。
近两年随着牛价的上涨,养牛也越来越赚钱了。
不过,像我们这样养着三几头牛的养殖户是最赚钱的,因为,我们不用掏钱买牛犊和草料的,这样小规模的养牛,基本上是养一头赚一头。
这两年孙子孙女都长大住校了,他们上学的费用都是他们的爸妈直接打到他们的卡上,因此,就不需要我们给他们钱了,这对于我们老两口来说,也可以多存一点钱了。
我每年都可以卖2万多块钱的牛钱,天暖和的时候我就用地笼网逮些黄鳝和小龙虾这些小水产卖钱,这些东西一年也可以卖个几千块钱,这些钱加上我们的养老金,基本上够我们老两口花的了,卖牛的整钱我们都存起来了,留着以后的养老之用。
上前年,儿子在我们门口装上了监控摄像头,说他们在外面打工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查看我们的身体状况。
我和老伴夏天吃了晚饭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到街上去看人家跳广场舞的,老伴有时也在边上跳上一会。
我们离集镇只有3里多地,现在村子修的都是水泥路,到哪里都很方便。
有时候,住在街上的居民吃了晚饭后,经常到我们村子里循环散步,我们和村子里的几个留守老人每家都养了1、20只鸡子,这些鸡子基本不用咋喂的,它们在空旷的村子里吃点虫子和青草就吃饱了。
我们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吃着自己种出来的青菜,没事的时候戴着老花镜,刷抖音看视频说说笑笑,留守老人的日子,过得也非常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