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肾的小窍门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保护我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的日积月累极易引发肾病,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哪些生活中的不良习惯需要改变。
一、经常憋尿
尿液在膀胱里太久容易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到肾,会导致尿路感染,如果治疗不当、反复感染,可能形成慢性尿路感染。临床上常常出现腰酸痛、尿频、遗尿等症状,往往反复发作、难以治愈。有些患者因工作原因经常长时间憋尿,这样会给尿液滋生病菌提供机会,建议此类患者一定注意勤排尿,多喝水稀释尿液,防止感染发生,保护肾脏。
二、过度喝饮料
人体内的酸碱度为7.35-7.45,软饮料和运动饮料通常为高度酸性,过量饮用可引起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肾脏是调节人体内酸碱度的重要器官,长期过度摄取酸性饮料会给肾脏带来负担,间接损伤肾脏。
三、暴饮暴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常常聚餐饕餮,高热量、高蛋白以及很多精细食物的摄入,增加了代谢废物尿酸、尿素氮的产生,这些代谢废物绝大多数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从而增加肾脏负担,长此以往,会增加肾脏疾病的患病率。
四、过量食物添加剂
烘焙食品曾经有一种食品添加剂溴酸钾,该物质可提升烘焙食物面筋强度及弹性,但过量食用会损害人的中枢神经、血液及肾脏。
五、过量食盐
中国人食盐较重,尤其是北方百姓饮食偏咸,我们身体中每天95%的盐是通过肾脏代谢掉的,过量食盐会使血压升高、肾脏负担加重。日常喜欢膨化食品及速食品的人们,尤其需要警惕该类食品较高的含盐量。食盐过多、血压升高均可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所以肾脏病患者要求必须限盐。
六、过量饮酒
大量饮酒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尿酸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可引发肾脏疾病,如肾结石、尿酸性肾病等。
七、随便服药
老百姓的家中多数备有药箱,身体出现一些小毛病的时候,常常自己服药,却不知道一些药物的毒性不仅会对肝脏造成伤害,还会让肾脏也跟着受到影响,尤其是一些抗生素药物。另外一些止痛药也会导致肾脏损害,会引起肾病甚至肾衰竭,因此平时不能够随便服用药物,在需要使用药物的时候,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最好先咨询医生。
专家简介:
郑桂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周乃玉教授,师承原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胜容教授,从事中医肾病专业的工作已10多年,能够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肾内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擅长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急慢性高尿酸肾病、IgA肾病、干燥综合征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损害等肾脏疾病。
出 品:北京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 光明网
监 制:战 钊 邓 娟杨 娜
策 划:张 蕃 武玥彤 张梦凡
系列科普内容: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①|保护肾脏势在必行 中医大夫给你开良方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②|疫情期间 慢性肾脏病患者外感之疾话中医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③|春季养身护肾 这些小窍门请收好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④|谈“情”说“艾”:三个穴位 补肾益脾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⑤|专家帮你排雷!盘点肾病患者五大误区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⑥|疫情期间的“肾”重“七”事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⑦|肾脏病人如何吃的精、吃的好、吃的健康?专家来支招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⑧|肾病透析患者日常要“预防”什么?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⑨|疫情期间,给肾病患者的“保肾”提示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⑩|疫情之下,肾病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世界肾脏日系列科普⑪|保护我们的肾脏,日常生活“七忌”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