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新房装修天等乡村美产业旺就业稳乡村振
近年来,天等县以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为抓手,通过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把稳就业当作最大的民生,切实增强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走进天等县驮堪乡南岭村丰屯,只见居民楼房整齐美观,村屯环境干净整洁,道路两边建设起花圃围栏,部分群众小别院内种满鲜花芳草。此外,村里还以民宅、围墙等墙壁为载体,结合地方特色,将乡风文明、村规民约、清廉文化等以图文的形式描绘在墙上,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家住在南岭村丰屯的李彩莹告诉记者,自村里积分制实施以来,村民们积极参与,对待村屯事务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使得周边各屯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等县驮堪乡南岭村丰屯群众 李彩莹:这几年屯里的变化很大,有了各种基础设施,文化长廊、文化室、球场以及供屯里人健身的场所,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屯里的道路也变得更加干净整洁了,各种帮扶的措施也逐步得到了完善,我们家也享受到了各种惠民的政策。
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驮堪乡南岭村全力开展“一带三区”建设,着力打造南岭屯、红岭屯、丰屯乡村风貌示范区。鼓励村屯自主推进“三微”建设,营造文明风气,充实乡村风貌“形实魂”,全面推进卫生整治、产业发展、村民自治等工作迈上新台阶。这几年来,南岭村曾荣获“天等县脱贫攻坚红旗村”、“崇左市文明村”、“崇左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崇左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屯”、“自治区卫生村”、“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崇左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天等县驮堪乡南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黄爱芳:这几年来,我们南岭村通过党建引领,铭记党心、团结民心,充分调动群众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真正的让群众自发的、自觉的参与乡村建设才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接下来,我们将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留住人才,乡村才有发展的未来。
让群众走出大山,住进楼房,有业可就,有钱可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天等县在推进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上铆足干劲,下真功夫,做实做细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三站四会五家”治理模式,推动搬迁小区治理效能最大化,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切实提高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其中,“易地搬迁+帮扶车间”模式被选入2022年东西部协作工作调研广西站案例成果之一进行全国推广;“三站四会五家”安置点治理模式得到《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网等中央媒体宣传报道。
天等县龙岩社区信息员 陈虹羽:龙岩社区现在越水越美,环境幽雅,宜居宜业,我现在在社区做信息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既能有收入又能照顾家,孩子又能在县城读书,享受县城优质教育资源,幸福感满满。
天等县龙岩社区驻村第一书记 陈新:五年来,社区各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搬迁群众实现了三个转变,实现了有房可住向能住好房转变,房子装修的档次越来越高;实现了有业可就向能就业发展,务工收入越来越多,帮扶车间的务工平均收入稳定,“三站四会五家”的社区治理工作进一步的夯实,易地搬迁+帮扶车间的模式进一步的稳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截止目前,天等县共引进3家肉牛龙头企业,成立 86 个养牛专业合作社,带动 1.58万户群众发展肉牛产业,其中脱贫户6000多户,已建成肉牛养殖小区 137 个,肉牛饲养量达12万头,产值4亿元。天等县驮堪乡荣获国家级产业(肉牛)强镇的美誉。建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引进30家企业进驻,构建全县“一园两区三带九街”车间发展格局,就业帮扶车间逆势上扬,从原来的 35 家增长到338家,带动就业2.23 万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8023 人。2022年,天等县荣获“自治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示范县”,是全区 10 个示范市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