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电脑剥线机

海宁农场新房装修时间多久如何种出又大又美

发表于:2025-10-24 11:47:43 来源:蓝莓资讯

海宁市云之林家庭农场 徐云林

自从在“花果飘香五周年论坛”上尝到徐云林的“太秋”甜柿之后,我几乎每一年都会去一趟他的基地——云之林家庭农场。基地不大,只有10亩“太秋”,却是我认识这个极品品种以来见到的唯一一家像模像样的种植园。

“今年怎么有这么多小柿子?”我指着树上那种圆鼓鼓的小果问道。

时值八月,“太秋”已经进入最后的膨果阶段,形状已基本长成,扁圆形,略带正方;而小柿子不仅个头小,连形状也不同,椭圆形,有点像用作砧木的野柿子。

“太秋”的公柿子(下)和母柿子

“我也是第一年碰到这种情况,书上讲,这是雄花结的果,俗称‘公柿子’。以前也有,但很少,今年特别多,估计跟天气有关系。”徐云林说。

“既然是雄花,怎么还会结果?”我记忆中柿子应该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我也说不出具体原因,可能跟炭疽病也有很大的关系。”徐云林指着树冠上的细弱枝条解释道:“像这种枝条在春天感染炭疽病之后,新梢马上变弱,变弱之后,它的雌花就会转变成雄花。”

炭疽病感染造成果面发黑

“也是炭疽病的问题。”我先前已经知道炭疽病是“太秋”最主要的果实病害,尤其在果实成熟期,若遇连绵阴雨,很容易因为炭疽病暴发造成果面发黑甚至落果的毁灭性损失。

“炭疽病就是‘太秋’最大的杀手。”徐云林强调道:“炭疽病防治成功了,等于‘太秋’种成功了。在春天雨水多的时候,需要每7~10天喷一次药;雨水少的时候,每半个月喷一次。成熟前也要每半个月喷一次。”

“太秋”的果实形态

“其他水果一般在采摘前半个月停止用药,但‘太秋’由于采摘时间很长,从9月中旬开始,可以一直采到12月,要两三个月,如果这两三个月不喷药,它肯定要感染炭疽病的。所以采的时候要分批采摘,不采的时候还是要继续喷药。像常用的溴菌腈和咪鲜胺的安全间隔期只有7天时间,药效期很短的。”

“只要保证7天的安全间隔期,其他时间还是要持续用药,是这个意思吗?”我求证道。

徐云林(左1)在介绍种植“太秋”的关键技术

“我认为是这样的。”徐云林说:“在成熟期还要防两种虫害,一种是吸果夜蛾,一种是果实蝇。果实蝇我们现在主要用黄板加性引诱剂,吸果夜蛾我们用杀虫灯。有人教我,用樟脑丸也可以驱虫,但不知道具体效果怎么样。”

总的来说,“太秋”的病虫害是比较少的,关键要防好炭疽病。

“像这种细弱枝到冬季该怎么处理?”问完植保,我再问修剪。

需要修剪的细弱枝条

“要全部剪掉的,放在那里只会浪费养分。我刚开始引种这个品种时,发现它的长势很弱,都是这种细弱枝,后来就干脆重剪,剪到骨干枝上,强壮枝马上就出来了,第二年就挂果了。所以‘太秋’的修剪还是重一点好,尽量培养出1公分粗的结果母枝。”

说完,徐云林又指了指今年新萌发的强壮新梢,接着介绍道:“像这种枝条就是最好的结果母枝,在冬天修剪的时候也要短截,长的枝条可以剪掉1/3或1/4,短的剪掉二三个芽也可以。一定要打顶(短截),如果不打顶,明年萌发出来的枝条又会变弱。但是又不能让它旺长,树势太旺的话会导致大量落果。”

强壮的结果母枝

“这个在肥料上可以控制,少施氮肥,多施有机肥,可以用一些氨基酸肥。”我补充道,先前了解过他的用肥方案,比较传统,以复合肥(撒施)为主,每株会施一包生物有机肥。

“对,我这两年用了一些小分子肥料,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徐云林说,“尤其是树势弱的时候,它的根系吸收能力很差,用小分子肥料可以马上见效,就像人胃不好给你挂葡萄糖的道理一样。”

“三大关键技术。”我总结道:“第一,重点防治炭疽病,这是第一要务;第二,适当重剪,培养强壮的结果母枝;第三,加强营养管理,用一些好的肥料,不能只用常规的NPK……”

“太秋”的留果状

“还有一点,在第一朵花开的时候马上要开始疏花,不能像其他水果一样,等到生理落果结束后再去疏果,很可能会全部落光的。”徐云林补充道:“像这么长的枝条一般有七八朵花,一张叶片一朵花,留2~4朵花就够了。最后疏果的时候,长的枝条留3个,短的留1~2个就够了。像这几行树都是第6年,株产基本上七八十斤。”

“品质的关键在哪里?”我又想起他在论坛上带过来的果子,个头又大,口感又好,让象山“红美人”都黯然失色。而这两年陆续尝到不同产地的“太秋”,品质却参差不齐,很难达到我对“极品水果”的要求。

徐云林在介绍“太秋”幼树的修剪

“有机肥多用一点,成熟度养得高一点,‘太秋’的味道就出来了。”徐云林说。

“你觉得为什么这个品种品质这么好,价格这么高,却一直推不开?”我旧话重提。

沈晓东(雨露空间CEO)在论坛上尝到“太秋”之后,一直想在门店上架,但苦于找不到货源。徐云林推广这个品种也有四五年时间,每年能卖出一两万株苗,但还没有能真正形成产量的园子。

徐云林和他培育的“太秋”苗

“前期大家种不好,一方面是因为苗木的问题,‘太秋’的裸根苗太难种了,所以现在都改用带土球苗或者营养钵苗;另一方面,大家都认为种柿子树是最粗放、最抗病、最简单的,没想过要好好管理。”徐云林解释道:“像‘太秋’小苗种下去最怕缺水,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这样才能提高成熟率,长势也快。”

“这个品种还是需要精细化管理,跟别的柿子不一样。”在我的印象中,柿子也是最容易管理的果树。

“对!如果你用管‘阳光玫瑰’的心去管‘太秋’,怎么可能管不好呢?”徐云林说。

种植葡萄的大棚设施

“最好也有设施条件。”我联想到南方种植葡萄也是先通过大棚避雨解决了病害的问题。

“现在种葡萄都需要大棚,这个品种为什么不能有设施条件呢?”徐云林反问道:“包括‘红美人’,现在都种在大棚里面,以前谁种柑橘会种在大棚里面。‘阳光玫瑰’和‘红美人’都能卖20~30元/斤,我的‘太秋’也卖20~30元/斤,为什么待遇不一样呢?”

徐云林(左)和同行在交流

“还是观念问题。”我豁然开朗,想起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种植极品品种,就像娶一个绝色美女当老婆。你要给她最好的生活条件,住大别墅,穿名贵衣服,用名牌化妆品,养尊处优,这样才会光彩照人;如果你让她天天陪着你在田里干活,不出三年,黄脸婆一个,还不如普通农村妇女来得身强力壮。

“太秋”不正是这样一个极品品种吗?

2021年8月28日

现代盐化工杂志

四川水泥

中国照明电器期刊

读友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