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麻养狗奶奶养狗农村人养狗与城里人养狗区
农村人有句老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狗对主人最忠诚。
八九十年代广大农村地区生活还不富裕,人喝棒面粥、吃窝头,狗子就吃点剩菜汤和剩饭,有时候三四天吃不上一顿饱的。
也没见谁家的狗,巴巴的跑到别人家去混吃混喝,不肯回来的,再穷也不离开。
对狗我是有深厚感情的,但是最近几个养狗的同事让我很来火。
同事A家里养了条金毛,没时间关心,没时间溜,狗子拆家,拆到没办法,就把金毛关笼子里养着,然后金毛得了抑郁症。
同事B,天天给狗子吃好的,火腿肠,甜点,奶油等,狗狗胖得圆滚滚的,路都走不动,你们说这算不算虐待?
狗子跟那娇生惯养的小姐似的,吃的硬了会噎着,而且牙还驻了,去看看农村人家的狗,哪个狗牙不是洁白闪亮的?
同事c换了大房子,搬家了,狗狗被遗弃在了原来小区,成了流浪狗。
作为一个爱狗的农村人,我多次和同事争执,我说你们城里人把狗当猪养,当金丝雀养,看上去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但是狗子在你们生活中不过是宠物是玩物罢了。
虽然当时这话说的有些偏激,不是所有城里养狗的都这样,我只是气不过那些养狗不爱狗的。
我们农村人养狗,没什么优待,甚至还要跟着主人吃苦,但是对狗的感情发乎于心,顺其自然,把狗当朋友当家人。
我们家早些年住在山脚,周围没什么人家,山上林子又密,父亲年轻时经常外出做买卖,家里有条狗,看家护院,我们都觉得安心多了。
到了冬腊月,家里的两个大缸里装满了年冻的粘豆包和杀猪后的猪肉,这是一个冬天的储备,有我家狗子在,就不用烦神,能预警,能守护!
有一年狗子两天没回家,估计是在路上被狗贩子抓去了,母亲急得几天没顾上好好吃饭,骑个自行车,十里八乡,到处打听,到处找,还是全无音信。
二叔说许是被人吃了,或者卖了,我和姐姐听了都哭的泪人似的,一天天盼着奇迹出现,狗子能回来。
之前也有过几次,三四天没回来,后来早起一开门,狗子就趴在院子,我迎过去,狗子摇着尾巴舔我的手和脸,心里暖暖的,像久别重逢的亲人。
狗子走丢后,我每天都早起,开门看看狗子有没有回来?
直到20多天后, 本来已不抱希望了,有天晚上,天都黑了,大伯母在门外喊我爸,说她家门口趴了一条狗,好像是我家走丢的那条。
我赶紧从炕上跳下来,跟我爸一起去大伯家门口看,走的近了,果然是我家狗子,狗子瘦的皮包骨头,浑身是泥。
我们过去摸它,狗子有气无力的,都没能站起来,趴在那里头枕在前腿上,看到是我们家人,强打精神,伸伸舌头舔了舔。
我们一察看,狗子的前腿折了,身上很多处的毛都掉了,露出蓝色的、红色的皮。
狗子这些天到底遭遇了什么?狗子不会说话,我们也永远无法知晓,可能狗子历尽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实在跑不动了,只差几百米,没能跑回自己家,趴在了大伯家门口。
大伯母说这狗子认亲,别人家没去,知道趴亲戚家门口。
老爸去兽医站买了消炎药和注射器,自己给狗子打针,狗子知道是救它,那么粗的针头,往它脖子上扎,老老实实等着。
半个月后,又恢复了精神,往院子一站,昂着头,高高的个子,像个威武的大黑将军。
小时候大黑子就是最好的玩伴,山里水里都不曾离开,无论是逮松鼠捉鱼,还是进林子捡蘑菇,大黑子是最忠厚的保镖。
冬天河里结了冰,做个大冰车,狗子在前面拉着跑,人开心,狗也开心,山上的雪厚了,就领着狗子撵兔子,人和狗撒着欢儿的漫山遍野的跑。
我长大了,狗子也老了,它越来越懒得动了,给吃啥好吃的,也看着没啥胃口,经常在冬日的阳光下,依偎在我身边,不叫不闹。
有时候还会偷偷流眼泪,我是亲眼看到的狗子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最后还是走了,安详的老去了。
调皮的大黑子不在了,勇猛的大黑子不在了,一进家门就摇着尾巴,舔着你的手,酥麻麻的大黑子不在了。
再后来我们一直没再养过狗,妈妈说不是不爱狗,是受不了狗狗离开时的那份不舍。
再后来我出来上学、工作、定居城里,对狗的喜爱,从来没减少一分,但是一直很坚定,没有再养一只狗,因为觉得城里的条件不适合养狗。
总觉得狗子没得玩,没得跑,禁锢了天性,我承认这是我的偏执,有很多在城里的朋友把狗养的很好,但是我有儿时的那段记忆,就总说服不了自己。
所以看到身边的流浪狗缺吃少爱的心疼,它们主人爱它们时,喊儿子、叫公主,一掷千金,不爱他们时就不理不睬,遗弃了。
知说白了,所谓的宠物,还不是玩物的代名词?
真正爱狗的人,把狗当朋友,无论贫穷富贵都彼此不离不弃,互不辜负,狗子没有有些人想的那么肤浅,只图吃喝和安逸,狗子要的是自由和信任。
我经常跟夫人说,等以后退休了,弄个大院子,养条大狗子,山水田园,再过回小时候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生活。
最后也对养狗的人说一句,爱狗请深爱,不爱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