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武凯大沙河畔飞出金凤凰一一记宁陵县乔
本报讯(见习记者 朱凤玲 通讯员 王甫海)2021年5月25日上午,骄阳似火,麦浪翻滚。商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树群在乔楼乡党委书记翟成辉等随行人员陪同下,来到位于宁陵县乔楼乡最南端大沙河畔的鑫贝童车厂生产车间里,这时,十几个工人正在忙碌着,一台台童车顺利组装完成。周树群详细了解了该车生产成本,员工数量,销售渠道,利润等情况。在了解到该厂带动周边150余人就业后,周树群鼓励企业负责人武凯要当好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并叮嘱随行的乡村干部,要帮助该项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向打造童车产业基地目标迈进,带动更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妆。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乡村,为何能引起市人大常委会主住周树群的高度关注?这个昔日贫穷落的偏僻小村为何由丑小鸭变成了金凤凰?在一天下午,我们慕名来到贾楼村进行了实地采访。
乔楼乡是周树群主任“三五工作日”的联系点。贾楼村是“网红桥”凤凰桥的所在地,是宁柘商第一任县委书记贾兼善的老家,该村的童车加工带贫效果好,在他的亲切关怀和村党支部书记张亚的努力下,这个昔日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外200多亩桃林每到阳春三月,桃花怒放,姹紫嫣红;笔直的公路上公交车直通县城;网红凤凰桥,每当夏天吸引着周边的游客来此感受天涯海角般沐浴瑶池的快乐;位于大沙河畔的童车加工厂,车水马龙,机器隆隆声响,到处一派繁荣景象。
看到这个充满生机的小村,人们啧啧称道:“多亏有个好带头人啊!张亚是俺信得过的致富带头人!”大沙河自贾楼村西环绕贾楼村向南在村南向东流入睢阳区,村西南大沙河上有一座凤凰桥。据传说,古代这里风沙肆虐,村民食不饱腹,人们为了活命,四处讨荒要饭,极度困苦。一天黎明,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一对金凤凰突然从东方展翅飞来,落在村西南的大沙河畔,当人们赶来时,凤凰刹那间化身成了一对石头,为祈祷美好未来,人们取名“凤凰桥”。然而凤凰的降临却没有给村民带来富足安康的希望,村民们年复一年在困苦中度过。张亚,这个从不在困难面前低过头的硬汉子,被全村党员选举当上村党支部书记。他一上任就向村民承诺道:“这穷日子咱再也不能混下去了!”首先,他调整村里种植结构,考察论证,从外地引进2万多棵优质桃苗,按每亩栽植80棵,并请来果树专家对村民培训。目前,200多亩桃树长势喜人,春天这里成了乡村游的首选胜地,金秋时节,鲜桃压弯枝头,游客在这里尽享天伦之乐。为了壮大村办企业,他把本村在郑州童车厂当业务经理的本村能人武凯专程请回家办起鑫贝童车厂,没有资金他四处求助,向乡党委政府和县有关部门申请,2016年元月,投资65万元的鑫贝童车厂投产了。他采取“公司+贫困户"经营模式,重点帮扶全村45户147人进厂务工。经过上级考核,这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该厂的产品以质量上乘,价格便宜,品种齐全,座卧舒适,受到市场欢迎。目前,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已占居全国许多儿童用品市场。企业像滚雪球一样,越办越红火。人们从厂里领取原材料,回到家里编织,然后将产品交到工厂,不费成本,只赚不赔,解决了留守空巢老人再就业难题。比邻的睢阳区徐庄村年逾7旬的老人徐家房,儿女常年在外打工。他夫妇二人送学生上学后,在家闲着无聊,于是就从童车厂领原料回家编织童车,农忙时间以外的8个月,每月收入4000多元,不出家门就每年挣到近3万元。5年来,徐家房老两口稳挣10万多元。
如今的贾楼村,楼房一排排,小车往返穿梭,道路两旁花草如茵,人们的精气神扬眉吐气,美丽乡村远近闻名!
贾楼村,像一对振翅欲飞的金凤凰,在实现小康的蓝天下,正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