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电动绞肉机

石渣公司起名乡土散文我的石匠父亲

发表于:2025-10-21 10:19:40 来源:蓝莓资讯

乡土散文:我的石匠父亲

文:龙学文

父亲是一位石匠,从我记事起,父亲总是今天去东家砌地坝,明天去西家修屋基,长年在外干活。父亲有一个专属于他的长方形无盖的木箱子,木板厚实,箱子上拴着一根用汽车内胎皮做的绳子,箱子里面装着錾子、手锤、楔子、墨斗、尺子等工具。每天,天微亮,父亲就戴着草帽,挎起他的木箱子,箱子上系着一张汗巾,吊着一个茶杯,肩上扛着钢钎,就像战士扛着钢枪开赴前线一样,大踏步的走了。天黑之后,随着外面钢钎杵地时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我们就知道,那是疲惫的父亲回来了。

雨天的时候,父亲不出去干活,但父亲也并不清闲,他要为干活做准备,那就是铉錾子。錾子之于父亲,就像钢枪与战士,彼此相依,时刻爱护保养。錾子是钢与铁的合金铸成的圆柱形,表面带有螺纹便于握时不滑手,一头是尖的,另一头长年累月被捶打的形成了钢卷,形似帽檐。有点錾和扁錾之分,点錾用来打眼,扁錾用来修平雕刻,铉錾子就是把錾子打磨的更锋利。趁着煮猪食的煤炭火,父亲把錾子尖的一端放在火里烧的通红,等着錾子烧透了,就用钳子夹住錾子,放在大锤上,夹紧,右手紧握手锤,用力的捶打红透的一端,让尖端越来越锋利,然后又放在炭火里烧,反复多次,直到父亲认为满意为止,最后把反复捶打的錾子竖着放在盛了一点水的木盆里,让錾子在里面慢慢冷却,这叫做淬火。这时候,我总是在旁边忙的不亦乐乎,帮着添煤炭,帮忙拿要铉的錾子,最喜欢的事就是蹲在旁边看通红的錾子放在木盆里,錾子尖一接触到水,就发出的“嗞嗞”的声音,通红的錾子逐渐变成乌黑色。我问父亲;“为何不多弄点水,把錾子放水里边冷的快些?”父亲说;“錾子要慢慢冷却,硬度才好,如果一下子冷却了,錾子一碰到石头就折断了。铉錾子可是个考技术的活了,要通过观察錾子的颜色,钢质来判断了。”

父亲有时去别人家里干包工,主人家是不供饭的,给父亲送饭的事就是我负责了。有一次,父亲在一个叫观音岩的地方给别人家干活。中午,我背着为父亲准备好的饭菜,走到半路,同村的几个同学正在打珠子,他俩热情的邀请我加入,我说;“父亲还等着吃饭了”。他俩说;“还早了,我们都还没吃饭,玩会儿再送去不晚。”我抵不住打珠子的诱惑,于是放下背篓参与了其中,越玩越有劲,忘记了时间和任务,直到太阳都在偏西了,才想起给父亲送饭的事,赶紧背起背篓跑。

来到观音岩,父亲已经饿的不行了,坐在那儿休息。问我为什么现在才来,我只好支支吾吾的回答说;“妈饭做的暗了”。父亲狼吞虎咽的吃完了饭,又精神饱满的干活了。只见他半蹲着身子,左手紧握錾子,右手紧握手锤抡起在半空,狠狠的砸在錾子一端上,錾子尖在石头上腾起一阵石灰雾,石渣子四处飞溅。就这样一锤一锤的打,一会儿就形成了一条线,在线上再打出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石眼,父亲拿出楔子,放进石眼里,两脚站开,双手抡起大锤在空中飞舞,人好像要随着大锤飞出去,随着“嘿”的一声,大锤狠狠的砸在了楔子上,楔子就立刻向下去一截,就这样一锤又一锤,一个楔子一个楔子的打,坚硬的石头慢慢的裂开了口。父亲再拿来钢钎把石头撬开。我望着大汗淋漓的父亲,再看看父亲的杰作,说;“这么大的石头,你这么几下就砸开了,真能干。”父亲笑着说;“你不晓得,我有绝活了,那就是在开石头之前,就要先选择石头,从颜色,硬度,纹理来分辨石头的好坏了,石头颜色就是它的脸,我就能透过脸色看它里面的质地了。开石头,就要顺着纹理来,这样就轻松又成条。”望着父亲砸开的这一堆石头,真没想到这里面还包含这么多道理,父亲真伟大!

如今,父亲已经年过七旬了,不能再干重活了,他仍把木箱子保护的好好的,过一段时间还把錾子拿出来,就像没落的将军时常查看匣中宝剑一样,一边磨上面的锈蚀一边说;“石匠是个辛苦活了,有句话叫做:‘养儿莫学石匠,不是在坡里就是在崖上,两眼一打瞟呢,一锤打在手上,’现在都没人学这手艺了,哎!等我不在了,这些东西怕是要仍了。”是啊!父亲正是靠这一锤一錾,撑起了这个家,供我们吃得饱,穿的暖,读了书,成了家,这一锤一錾上面都浸透着父亲的心血,是父亲辛劳的见证,陪父亲渡过了几十年的时光,父亲又怎么舍得放下了。父亲虽已年老,又何尝不怀念曾经与錾为伍的岁月呢!

【投稿说明】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乡土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

文学艺术杂志

东方收藏杂志

科学咨询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