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现在新闻

申论作文起名2024国考申论预测考点乡村

发表于:2025-10-21 10:12:00 来源:蓝莓资讯

一、考点预测:“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二、考点概念

“乡村著名行动”是为全面加强乡村地名建设的社会活动,由中国民政部部署展开。具体为: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到2035年实现城乡地名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

“乡村著名行动”明确了5方面14项重点任务,涵盖了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民政部要求,要系统梳理排查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乡村道路街巷名称,具有重要地理方位意义的农业产业、公共服务等设施名称的命名力度,在命名、更名中坚决杜绝“大、洋、怪”等不规范地名在乡村地区滋生蔓延,用新时代的乡村好地名展示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三、政策背景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乡村地名数量密度需求不断增加,村庄周边道路、村内街巷、山水林田湖等等都需要规范命名,并进行整体性、前瞻性规划设计。网络化、数字化时代,也要求乡村地名信息更加标准、统一。此外,乡村地名作为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标识,人们对其特色内涵也越来越重视。

近年来,民政部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不断深化乡村地名信息服务,持续加强乡村地名建设,先后指导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乡村地名670余万条,新增地名覆盖全国200余万个农村居民点,搜索点击量累计达数10亿人次,有力促进了乡村百姓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

在全面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后,中国民政部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着力构建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

四、具体内容

1、从2023年起,将利用3至5年时间使乡村地名工作模式基本定型、工作路径基本成熟,乡村地名及其标识的广度、密度、精细度适应乡村治理需要,乡村地名文化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乡村标准地名信息在各领域规范使用,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实现跃升,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时,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全面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城乡地名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均等化,优秀地名文化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地名助力乡村振兴取得重大成效。各地要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加大乡村地区地名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力度,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守护好精神家园。

2、我们给专项行动冠以‘乡村著名行动’的名称,一方面,著名作为动词使用时,有‘起名、命名’的含义,体现要有好地名;另一方面,著名作为形容词使用时,有‘扬名、闻名’之义,也是希望全国的广大乡村能够通过地名闻名起来。

3、要依托国家地名信息库和互联网地图,加大乡村地名信息采集汇集力度,对乡村地区自然地理实体、居民点、道路街巷、交通水利、公共服务、文化旅游、农业产业等地名信息实现应收尽收、常态更新、规范上图。积极发动群众依托图上地名自主上传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农家乐、采摘园等兴趣点,提高图上地名感知度和活跃度。

4、地名要使用方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数字化,民政部要求,要推广将地名标志与便民服务相结合的“智慧门牌”,丰富地名标志功能作用。在浙江德清、江西贵溪等地,通过建设标准地名地址库及协同平台,将数字地名全面应用在便民服务、政务办事等方面,方便了居民生活。

五、必背金句:

金句1:围绕“地名+”,把地名故事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和商业网点深度融合,让地名文化服务乡村产业,让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金句2:破解“无名路”难题,疏通物流“梗阻”。过去我国乡村地名往往只有村名,乡村道路街巷名称并不完善,这给乡村货物的流通造成了不便,探索地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模式。通过为辖区无名乡村路命名、设标,疏通了乡村物流的“梗阻”。

金句3:乡村地名要起得好、织得密、用得准、传得远,要以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为牵引,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六、公考运用:申论材料、申论大作文、面试、事业综应等。

大健康网站

广告大观期刊

幸福生活指南编辑部

美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