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裕仁日本天皇名字的秘密裕仁明仁德仁都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近代以来,日本皇室男性成员的名字中,都带有一个“仁”字。例如明治天皇的名字叫作睦仁,大正天皇叫作嘉仁,昭和天皇叫作裕仁,今上皇叫作明仁,现任天皇叫作德仁,皇储秋筱宫家叫作文仁,文仁的儿子叫作悠仁……
为什么他们的名字中都要带一个“仁”字呢?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带着这些疑问,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有关日本皇室成员名字的典故吧!
2016年8月8日生前退位的明仁天皇
嵯峨天皇决定了男子皇族的取名方法。
男性皇族成员的名字中带一个“仁”字的历史,要追溯到日本第五十二代天皇,嵯峨天皇。
嵯峨天皇像(52代)
嵯峨天皇精通汉文化,他生活的年代对应中国的古代是唐朝中叶。那时的日本,因为仰慕大唐,多次派遣唐使出使大唐,带回去很多的汉文书籍。当时的日本人,也开始向唐朝人学习名字的取法。最初,在日本贵族之间,名字由两个汉字构成逐渐成为了流行。嵯峨天皇决定统一男性皇族成员的取名方式,使用两个字来取名的方法此时被固定下来。
清和天皇(56代)
最初在名字中使用“仁”字的是第56代清和天皇,他的名字叫作惟仁。但是,当时并没有把名字中带“仁”字做成定式。一直到了第70代的后冷泉天皇(他的名字叫作亲仁)开始,日本皇族男性成员的名字中带“仁”字才慢慢成为主流。
谥号追号的使用和统一。
从大唐学习到取名的方法以后,当时的日本人也开始效仿唐人关于谥号和追号的做法。最初,他们使用地名和建筑物的名称来作为逝去天皇的谥号。例如,第72代天皇的谥号为白河,第73代天皇的谥号为堀河,第74代天皇的谥号叫作鸟羽毛。
到了近代,天皇的谥号开始与元号统一。例如,第122代明治天皇的谥号就叫作明治。
后小松天皇(100代)
“后○○天皇”的由来。
在日本历史上,出现过多位后○○天皇。例如后深草天皇(89代),后小松天皇(100代),后柏原天皇(104代),后奈良天皇(105代),后水尾天皇(108代),后西天皇(111代)……
但是,在他们之前,并没有出现过同名的天皇,为什么要在名字之前加一个“后”字呢?
据日本学界的考证,这些带“后”字的天皇都是追号,并不是元号的叫法。是逝去之后由后代天皇追封的封号。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当作元号记录在历史典籍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