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字张永历代余姚县令四韩景之张永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期间,各王朝大体皆沿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自永嘉之乱后,东晋南朝还出现侨州郡县这一特殊制度。当时因北方战乱,大批北人举族南徙长江中下游定居避乱,其聚居区仍沿用北方原籍的州郡县旧名,于是各地出现大量侨州、侨郡、侨县,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乱。后经长达二百年的九次“土断”,才基本解决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南北两朝政权还多次滥设州郡。至北周大象二年(508年),北方已有221个州、508个郡、1124个县;梁大同五年(539年)时,南方也有州107个、郡586个。不少地区出现有州而无可辖的郡,郡无可辖的县;有的两州同在一地或一地有两个郡名,使地方政治制度陷于极度混乱的境地。隋立国后,对地方政治制度大力整顿。隋炀帝即位后改州为郡,并进一步并县,使全国有郡190个,县1255个。至此,地方政治制度重新走上正常轨道。
★南北朝★
南朝宋:韩景之,张永,何玢之,刘仲道,何恒,沈伯玉,张茂度;
南朝齐:左嘉,徐中庸,贾渊;
南朝梁:王籍,刘香,阎润之,卻桂林,宾阶,明震,刘杳;
南朝陈:沈瑀,展敬,斯干;
韩景之,《宋书》卷六十八:(元嘉)十七年十月。乃收刘湛付廷尉。伏诛。又诛斌及大将军录事参军刘敬文。贼曹参军孔邵秀。中兵参军邢懐明。主簿孔胤秀。丹阳丞孔文秀。司空从事中郎司马亮。乌程令盛昙泰等。徙尚书库部郎何黙子。余姚令韩景之。
嘉泰《会稽志》:宋韩景之为余姚令。
张永,(410—475年)字景云。南朝宋吴人。裕三子,“张氏五龙”之一。张永入仕途后,先后担任过郡主簿,州从事,士曹参军,余姚令。后授扬威将军,都督诸将,经略河南,后为青、冀二州刺史,历官尚书兵部,封孝昌候,改吴郡太守。元徽二年(474年)迁南兖州刺史,加都督。三年病卒。(日升)明二年(478年),追赠侍中。右光禄大夫。涉猎书史,能为文章,善隶书,晓音律。骑射杂艺,触类兼善,又有巧思,大为文帝所知。纸墨皆自营造,上得永表启辄执玩,自叹供御者不及。著有《张永集》、《乐府诗歌》等。《宋史》、《南史》有传。
《宋书》卷五十三:(张)永。字景云。初为郡主簿。州从事。转司徒士曹参军。出补余姚令。入为尚书中兵郎(宋元嘉时人)。嘉泰《会稽志》:宋张永为余姚令有称绩。
张永入仕途后,先后担任过郡主簿、州从事、士曹参军、余姚县令等,所任皆有政绩。元嘉十八年(441年),他来到京城建康,改任为删定郎,专门主持朝廷衙门的改革工作。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工作出色,年仅34岁的张永被任命为建康令。也就是首都市的市长。
张永在建康令任上6年左右,他所做的两件事,元嘉二十三年(446年)“造华林园、玄武湖,并使永监统。”对当时南京的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疏浚北湖。北湖在刘宋之前,已经经过了东吴的引水工程与东晋的筑堤蓄水,名字也由“后湖”改为“北湖”。宋文帝即位后,效仿汉武帝,一方面要把北湖改造成为皇家园林中的水景园,另一方面他把北湖的改造与其“一统中原”的宏愿联系到了一起。张永很聪明地领会了宋文帝的意图,上任不久就对北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在数年时间内,不仅用浚湖之泥修筑了一条比东晋“长堤”更长的堤坝———“北堤”。大体上也就是今天从太平门到和平门的长堤,俗称“十里长堤”。此堤在南朝后即成为杨柳依依的风景线。同时利用原有浅滩堆积了三个面积较大的洲岛,分别用“蓬莱、瀛洲、方丈”命名。三岛就是现在玄武湖内梁洲、菱洲、翠洲的前身。今有唐朝韦庄的《台城》诗为证: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疏浚后的玄武湖蓄水量大大增加,从此成为南朝皇帝们训练水军,以期再次北伐的基地。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宋文帝把“北湖”正式更名为“玄武湖”。距今已有1500多年。
第二,扩建皇园。华林园,是建康历史上最悠久的皇家花园,始于三国孙吴。张永对华林园大加扩建,筑景阳山、武壮山,造景阳楼,凿天渊池,利用玄武湖的水位高差,“作大窦,通入华林园天渊池,引殿内诸沟,经太极殿,由东西掖门下注南堑,故台中诸沟水,常萦流回转,不舍昼夜。”改造后的华林园初具规模,宋文帝刘义隆看后非常满意,还亲自写了一首《景阳楼》诗,赞美华林园的景致:崇堂临万雉。层楼跨九成。瑶轩笼翠幌。组幕翳云屏。阶上晓露洁。林下夕风清。蔓藻嬛绿叶。芳兰媚紫茎。极望周天险。留察浃神京。交渠纷绮错。列植发华英。士女眩街里。轩冕曜都城。万轸杨金镳。千轴树兰旌。成为南朝皇家园林中最著名的一座。
张永是个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人。他好读书,能文章,善书法(尤以隶书见长),骑射杂艺均很擅长,并且往往有所成就。他会自制纸墨,是六朝时著名的制墨家。据《南史》记载:“有巧思,益为太祖所知。纸墨皆自造”,宋文帝每次得到他的表章,都要对其用纸、书法、砚墨技艺欣赏把玩一番,还叹息道,就连专供御用的巧匠亦不及张永也!
他还爱好音律,是位著名的音乐家。如在中国音乐史中很有地位的专著《元嘉正声技录》,就出自他之手。这本书收录了汉、魏、六朝的相和歌材料,内容很丰富,对研究相和歌(乐府歌曲名,名称大约为丝竹相和而歌之意,原是民间歌谣)的艺术形态和发展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惜这本书已经失传,但它的佚文在《乐府诗集》所引的《古今乐录》中还可以看到。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张永以督冀州青州之济南乐安太原三郡诸军事、扬威将军、冀州刺史,督王玄谟、申坦等诸将,经略河南。攻确磝城(济州州治碻磝城,今山东东阿西北),累旬不能拔。因战绩不佳,张永先后遭遇入狱、罢官。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父刘义隆自立,张永被释放出狱,出任青州刺史,后又转任冀州刺史。孝武帝刘骏登基,张永被重用。他先后提出了立谏官、将士耕战结合等建议,得到采纳。但皇帝是喜怒无常的,有一次孝武帝南巡,到宣城的时候,派张永巡行水路。时年大旱,水路不通,耽误了孝武帝的行程。孝武帝大怒,罢了张永的官,第二年才重新起用他。明帝刘彧即位后,张永又出任青、冀二州刺史,监四州军事。
此时镇守北方重镇的徐州刺史薛安都拥兵造反,张永受命统诸将前往讨伐,打了几个胜仗。宋明帝刘彧十分高兴,升任张永为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加都督。薛安都在徐州假意投降,暗地里投靠北魏。宋明帝派张永与沈攸之带兵前去受降,不料薛安都引领魏军从城里杀出,张永军狼狈而逃,途中遇暴风雪,张永脚趾受冻断落,他的第四个爱子也阵亡。张永痛悔自责,上书请求自贬为左将军。后来朝廷派他随大将萧道成讨伐薛安都。萧道成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薛军大败,张永也随之立功,被封为孝昌县侯,食邑千户。但好景不长,不久,他的门客谢方童、阮须、何达之利用他的权势贪赃枉法,被人举报,谢方童等下狱死,张永也受到牵连,被降职为冠军将军。
宋元徽二年(474年),已经年迈的征南将军、南兖州(今镇江市)刺史张永终于盼到了还都建康的命令。不料还在途中,就传来桂阳王刘休范作乱的消息。朝廷诏张永军屯兵白下,以候叛军。张永派探子去侦察敌军虚实,探子回来后高叫:“台城陷落了!台城陷落了!”张永军大乱,四散奔逃,张永阻挡不住,只好弃军而还。因为他是老臣,朝廷没有治他的罪,只是削去了他的爵位,罢了他的官。张永羞愧不已,不久发病,三年后去世,时年66岁。
(作者:蔚蓝色的记忆)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上一篇:体育起名制造业公司起名大全洋气大气事业顺
- 下一篇:生态球起名纳巍三纳米负离子魔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