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时尚大师

宋梓起名字男孩古冀甘谷书坛史上名家墨珍选

发表于:2025-10-21 09:57:06 来源:蓝莓资讯

甘谷自古崇文尚武,书画盛行。历代书画家层出不穷,东晋尹毅、盛唐尹守贞、清代谢跃龙、李则广、任廷飏、民国任丹山、魏绍武、李象德、李汝霖等,历代书画名家宗古革新的人文思想和创作理念为甘谷书画艺术不断创新开辟了先河,积淀了书画之乡古冀甘谷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代,甘谷秀才、举人、进士乃至翰林层出不穷,“文风之盛,甲于陇右”(巩介亭语)。跻身科举,不但要诗文兼优,更要看翰墨功底,因而在近代出现了一批名噪陇右的甘谷书坛巨匠,造就出了大气磅礴的书坛大手笔。

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分上、中、下集介绍甘谷书坛史上二十几位巨匠遗珍以供欣赏。

巩建丰 ,字文在,号渭川,又号介亭、朱圈山人(1673-1748年)甘谷县六峰镇人。四十岁中举,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进士。累官翰林院侍读学士。乡试屡同考官。雍正二年(1724年)主持四川乡试,雍正四提点顺天武围副主考,后出任云南学政,迁侍读学士。还乡后,捐金修文庙,建坊教学,学子数百人,被尊为“关西师表”。著有《朱圍山人集》、《伏羌县志》各十二卷,精于书法,留有不少传世墨珍。

李则广, 字旷西,甘谷县大像山镇人。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中举,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中进士。初任浙江奉化知县。后任四川彭水、青神等县知县。还乡后,主讲陇南各书院。书法逸岩,擅名一时。精于《四书》和《庄子》、创作引文沟皆取之其中,能化陈为新,理趣横生。

田树桢,字蔚峪,甘谷县渭新兴镇人。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中举,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进士,殿试二甲。翰林院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书法娴绘事。擅长行楷、优于榜书,其书法作品被乡人广为收藏。

王海涵(1858—1922年),字镜潭,甘谷县大像山镇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陕西高陵知县。宣统二年任泾阳知事,后归乡里,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为民所重敬仰。书法承二王书风,作品被广泛留传。

魏鸿翼,字可庄,(1871—1929年)甘谷县大像山镇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在京参加康有为发动的拒签《马关条约》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曾在四川代南江县令。后任甘肃平凉教授。南江御任进省谒上官,四川万县税务局长。山东候补知县。民国时期当选为参议院议员,甘肃省议会议员。书法造诣深厚,墨珍多藏于民间。

宋廷桢 字挺生(1858—1933年),甘谷县大像山镇人。清光绪拔贡,曾任陕西省渭南县县丞。辛亥革命后辞职回乡。兴学堂,办水利,修城池,为甘谷县总绅士。他廉洁奉公,为民谋利,深受群众崇敬。他精研书法,写一笔好字,长于楷书,群众有求,挥毫即书,他的书迹在全县广为流传。

宋梓,字子材,晚年号佛乡山人,(1876-1945年),甘谷县大像山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中优贡,任七品京官。后弃官回乡,用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捐赠六千六百元银元和东鲁学堂资金四千五百银元,创办伏羌县公立中学,自任校董。晚年又将所藏珍贵图书,名人字画,全部捐赠甘谷中学,学校为其成立“子材嵊书馆”。年近古稀,仍勤于砚田耕耘、除篆隶有建树外,又精摹汉魏碑帖,手不停挥,精神不老。

传媒论坛期刊

科普童话杂志社

第二课堂d杂志

中国照明电器杂志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