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李起名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历史原型一个神仙
西蒙君从小就喜历史,不过读史过程中真正能让我拍案叫绝的人物,屈指可数,其中就包括李泌。李泌一生都是传奇,他的种种事迹,会让人恍惚间觉得是不是神仙在游戏人间。最近《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扒一扒这位唐朝中后期的中流砥柱、神仙政治家——李泌。
李泌剧照
公元七二一年,李泌出生,公元七二八年,年仅七岁的李泌开始名满天下。起因是唐玄宗某天在宫中闲来无事,就组织了一场“佛、道、儒”辩论大赛,席间有个九岁的孩子很是厉害,‘’词辩注射,坐人皆屈‘’。唐玄宗很高兴,不过这个孩子说我不算什么神童,我有个表弟比我牛。来了之后发现确实如此,《新唐书》记载:“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说因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赐束帛,敕其家曰:“善视养之。”
李泌七岁赋棋图
由和宰相张说对赋闻名的李泌,又劝诫了另一位宰相张九龄,“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被张九龄呼为“小友”。人家年仅七岁都成为宰相们的朋友了,再想想现在那些小学一年级背手听课的同龄孩子们,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最后贺知章的一句“此稚子目如秋水,必当拜卿相”的夸赞,更不得了,因为贺知章除了是个大诗人,他的识人之术也被当时的人大家追捧的,这样一来,有了张说、张九龄、贺知章三位大佬的光环加持,李泌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大唐王朝的顶级流量小鲜肉。
李泌剧照
还有一点,人家李泌的家世也很高贵啊,《长安十二时辰》中说的不错,李泌是隋李,而不是唐李。李泌是西魏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妥妥的关陇贵族出身,要知道关陇贵族在隋唐那都是垄断型统治阶级,隋唐王朝的皇帝们都是属于关陇贵族,所以稍大一点的李泌,就被安排给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讲学,最后因为杨国忠掌权被排挤,二十多岁就去嵩山隐居了。
唐肃宗李亨
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出逃长安,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此时的唐朝危在旦夕,在李亨最困难的时候,亦师亦友的李泌出现了,李亨高兴的不得了,想让李泌做宰相不过李泌拒绝了,李亨和李泌出营时并马而行,归营时对床而睡,干啥都和李泌商量,李泌说什么都言听计从,有次李亨还亲自给李泌烧梨吃。为了应对安史之乱的危局,李泌版的《隆中对》应运而生。他首先为平定安史之乱制定了战略方针,然后又针对藩镇战将权利太大的问题,提出了对有功之臣只给爵位不给实权的政策。唐军收复长安后,李泌急流勇退,李亨数次挽留不果,只能同意。于是李泌就跑去衡山隐居了。
唐肃宗给李泌烧梨图
你以为李泌的故事到目前为止已经很传奇了,是不是应该结束了?结果并不是,他的传奇还在继续。李泌跑到衡山隐居没几年,李亨就去世了,太子李豫继位,立马就去找李泌让他回来辅佐自己,为什么呢?因为当初李亨对这个儿子是不满意的,想要废掉李豫,是在李泌“因诵《黄台瓜辞》,肃宗乃悔而泣。”的极力保全下,李豫才没有悲剧收场。不过那个时候唐朝宦官干政愈演愈烈,被宦官忌惮的李泌备受排挤,然后就被当时的太子后来的唐德宗李适请到身边辅佐,李适做皇帝后,没过多久就拜李泌为相,不过唐德宗又开始猜忌太子李诵了,然后李泌就通过努力,最终调和了德宗和太子的矛盾,太子也即是后面的唐顺宗。相当于李泌凭一己之力,保全了大唐三位帝王,世所罕见。
李泌出山图
虽然李泌作为德宗宰相时间并不长,但他做出的一系列的政策确实彰显出了他的卓越才干。像恢复府兵制、屯田政策、北和回纥、南和云南,都使得摇摇欲坠的唐王朝能够暂时安定,说“挽大厦之将倾”也不为过,不过在公元七八九年,李泌与世长辞。
李泌剧照
相传李泌母亲当年怀着李泌时,被一高僧断言此子必为帝王师,但五行缺水,所以给其取名李泌,泌代表泉流清澈,希望此子不因仕途富贵迷失自我,如泉水般清澈无比。李泌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