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家博会展厅装修瓷砖展厅设计如何兼顾个
瓷砖展厅设计——独特的个性与美感
互联网新零售品牌正面临后疫情经济与低碳经济双重挑战。线下空间体验、易循环等成为新零售的关键词。作为典型的新零售建材品牌,小火柴瓷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新展厅的场地位于一栋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建筑内。建筑外部被玻璃砖包裹,采光优良。内部空间秩序混乱、缺乏记忆点。
明岸(广州)企业形象策划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服务于各级党政机关的全面性企业,以独特精准的规划设计服务,在乡村振兴,康养中心设计,旧村改造、主题公园、主题广场、科技馆、党史馆等多领域赢得客户认可,并在平级单位推广传播。 多年来,业绩非凡。所承接并完成的各类大、中、小型工程受到了业主的好评,在市场赢得良好的信誉。 公司体制完整、部门齐全,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后期服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科”。 我们有丰富的真实案例供参考,想要了解详情请进入官网浏览。(百度直搜“明岸设计”)
设计概念
没有优先考虑陈展功能,而是在有限的预算内着力打造空间的包容性、辨识度以及场所精神。针对每层场地的特点,以高效的空间构形策略建立起秩序。该策略旨在利用基本的空间形式操作,在尽量少的空间干预下营造丰富的体验。此外,平衡了固定要素与易循环要素的比例,使展厅呈现独特的个性与美感。在有限的资源内为当下的建材零售空间提供了一种可行范本。
展厅一层
用三个盒体整理了首层空间。一个长条形的盒子从室内延伸至室外。起入口引导与内外过渡的作用。利用灯阵的节奏隐藏了入口上方的梁,让长条形盒子内外连贯。包裹建筑核心筒的盒体容纳了水吧、展示、收纳、导视等功能并且统筹了杂乱的界面。铺满瓷砖的盒子通过隐形门隐藏了后方的内部办公空间。盒体之外则保持场地原始状态,贯彻最小化干预的策略。梳理后的空间变得清晰、简明且极具辨识度。
展厅负一层
从负一层入口进入场地后首先会经过一段走廊。左侧是高密度瓷砖展区,右侧是产品拍摄区和仓库。产品拍摄过程对外展示。这将建材与摄影艺术进行了嫁接,激发了顾客的好奇心也同时表达了品牌方的坦诚。
高密度展区的空间构形策略是:以空间中部的四根结构柱为边界,设置内外两层展区。再通过展台与墙面构造共同建构空间比例系统。中部的盒体是用于瓷砖样品检测的实验室。盒子的落位偏离中心,用于兼顾不同视点的视觉体验。
36个成品展架均从原展厅搬来进行二次利用。将展架排列成组,并在外侧包裹木作统一形态。台面的方格用于归置样块。强烈的秩序有助于统筹不同风格的瓷砖。这也让人联想到首饰、化妆品展柜,增加顾客对建材的亲切感。
展厅二层
以占据中部空间的一排斜钢柱为线索,将承载瓷砖展品的片墙环绕中部区域布置。路径穿过展墙,形成了阵列的门洞。每两个门洞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独立的展区,用于展示相同类型的产品。当顾客看完一个类型的展区,前往下一展区时会穿过门洞。门洞被刻意压低,强化穿行的感受。虽然每个展区间隔很近,但是门洞加强了各展区的独立性。
瓷砖展架由外覆阳光板的方钢搭建。轻与重产生了有趣的对比。展架采用装配式安装,便于使用周期结束后的回收以及重复利用。展架的尺寸根据瓷砖模数设置,便于灵活陈展不同的产品。这一基本元素构建出一个秩序、灵活、包容的空间系统。
展厅三层
品牌方对三层的定位是通过实景展示瓷砖三维铺贴的效果。利用顶层的层高优势,用盒体、台阶、平台构建出一个微型街区系统。“街区”这一空间原形既能陈展也能被用作品牌发布、沙龙以及商业拍摄等。这有别于样板间式的陈展方式。样品瓷砖被有机的安排在“街区”各处,形成了一个超现实乌托邦。人穿行其中获得自由观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