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家装修客厅灯怎么选潮汕游灯的风俗规模
潮汕地区游灯的风俗规模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是全国较为少见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盛况?从什么时候开始?又为什么能够如此长久保存下来,具有如此强的生命力与群众基础?我们试着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一、潮汕的油纸灯笼从哪的?这跟潮汕先民从唐宋开始移民带进来的。这些从中原来的先民,将中原的灯笼带到这里,灯笼除了照明之用外,还承载着家族的渊源与荣耀标志,上面会题写着姓氏与家族信息。作为一种根源文化的传承得以完整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宗祠上面挂着具有这个宗族的姓氏与渊源标志的灯笼。如灯笼上写着“江夏世家”;李姓者,写着“陇西旧家”;陈姓者,写着“颍川世家”……
灯笼也寄托着潮汕人祝福的心愿,一般要营灯先从让孩子提着灯笼到祠堂接亮灯笼,再回家点燃家里的所有的灯。这叫“薪火相传”,“俎豆馨香”。而“灯”与潮汕话的“丁”是同音,灯笼有“添丁添财”,红红火火的寓意。驱除邪魔,祈求平安。
二、潮汕游灯的盛况为什么长盛不衰?这与潮汕先民对曾经发现在潮汕历史演变的传承。南宋末的小朝庭被元兵赶尽杀绝在潮汕地区,陆秀夫与文天祥等大臣带着宋帝赵昺在潮汕地区抗元,最后在崖山海战,宋队全军覆没。而潮汕先民对宋代的认同,对元朝统治的对抗,保持着原有宋代的遗韵,加上元代在潮汕的统治时间短暂,地处较边远而相对封闭,所以得以较完整的保存下来。现在潮汕广东农村依然保持“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的游灯风俗。
潮汕游灯,虽然灯笼都是主角,但是各村各里游的形式却不相同。有的用甘蔗挂着灯笼游;有的将几个灯笼挂在一个架子上举着游;还有抬着神灵一起游,有的还有精美的花灯造型……各种各样的的游灯形式都与当地的习俗、渊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能然整理成一张潮汕游灯民俗图,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还可以开发成为一张旅游品牌,推广潮汕文化!
摄影:郑锡伟、澄海阿舅
来源:杏园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