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和客厅之间过道装修看了她140家才知
不管是大户型,还是小户型,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有一个通透的居住环境。这样一来,无论是生活动线,还是居住品质感,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比如当下流行的LDK一体化设计方式,就可以让空间与空间之间,实现完全贯通、互动。
本期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套非常棒的改造案例,尤其是双过道设计,不仅打破了原空间中刻板的结构,还让空间在通透的情况下,实现了互不干扰,真的非常巧妙。
平面结构图
本案位于上海,面积140㎡,三室两厅两卫的格局,屋主一家属于三代同堂的成员结构。原户型结构很常规,也比较刻板。尤其是进门过道的存在,更是在浪费面积的同时,极大影响 了生活动线体验。再结合屋主一家有五口人,对空间功能性需求比较高,且要做到闹中取静,所以整个空间布局,也打破了常规。
平面方案图
结合现有的空间情况,布局改造如下
1、重新规划空间动线,并分别在厨房、客厅位置,打造出双过道,让生活动线实现洄游。
2、重新调整厨房门洞位置,并借用原过道和杂物间的面积,重新规划出一个功能性餐厅。
3、原餐厅改成一个办公区,并通过折叠玻璃门,与客厅实现开合自由。
4、部分南阳台面积纳入次卧,让老人有一个明亮的居住环境。
玄关
当空间结构重组之后,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不再是长长的过道,而是一组开放式的书架。这样一来,不仅避开了视觉上的狭长,还为入户延伸出了一个端景。而放弃地砖,并给地面铺上实木地板,对于三代同堂的家庭来说,也在提供温度的同时,让空间更加温和了。
为避开视觉上的尖锐,餐厅旁边的承重墙,则做了弧形处理,并给墙面刷上了微水泥。同时,上下留白,既有效弱化了水泥的沉闷与刻板,也让空间层次更加立体了。当然,似透非透的空间结构,也在视觉上营造出了一个若隐若现的美感。
进门左侧的入户鞋柜设计比较常规,不过悬挂式的柜体结构与换鞋区结合后,却也在生活中做到了实用、轻盈。而给吊顶安装上黑色的木饰面,也在墙面大面积留白的情况下,彰显出了纯粹的气息。
客厅
由于空间结构进行了重组,客厅的布局也随之有了变化。比如两组分体式的书架设计,除了在功能上实现了藏露有度,也构建出了沉浸式的阅读氛围。而当南阳台纳入室内之后,则立马让空间有了更多的延伸,并有了一块休闲的角落。
沙发墙转角再次使用弧形设计,既起到了弱化空间边界的作用,也让沙发有了更多的包围感。尤其是在墙面大面积留白,以及暗藏灯光的情况下,更是衬托出了空间的质感。而转角皮面沙发的配置,也在点缀空间的同时,满足了全家人日常活动的需求。
办公区
办公区是由原餐厅改造来的,虽说面积不大,但也算让屋主有了一块独立的办公区。而利用折叠玻璃门隔断,除了让空间做到了开合有度之外,也在生活中做到了互不干扰。
餐厅
隐藏在电视墙背后的餐厅,既在空间中有了闹中取静的意境,又起到了连接空间的作用。尤其在两边预留出过道的情况下,更是让其成为了空间中的轴心,并做到了洄游,从而最大化优化了生活动线体验。
餐厅侧面,则增加了一块西厨区。这样一来延伸了厨房的功能性,二来也弥补了厨房的收纳压力。比如烤箱、蒸箱等设备,就可以移到西厨区收纳。
餐厅看向老人房视角,当墙面以大面积留白为主的情况下,以隐形的方式来设计房门,不仅可以减少视觉上的突兀,也让墙体保持了工整。
厨房
当空间规划出双过道之后,厨房的面积则受到了一定的压缩。不过即便如此,内部也依然实现了U形橱柜布局,从而满足了人性化的操作动线。当然,西厨区的存在,也有效分担了厨房的空间压力。
主卧室
主卧延续了外面的基调,虽说设计比较简洁,但黑色的床头护墙,以及床头地柜配置,却也让视觉有了焦点,看起来既高级又有质感。而衣柜则设计在了床尾处,并延伸出了一块书桌,满足了临时办公、阅读的需求。
卫生间
为满足主卫淋浴、浴缸双功能配置,台盆则独立了出来。这样一来实现了干湿分离,二来也让空间做到了干净、整洁。同时,利用干区设计的转角衣柜,也拓展了空间的储物能力。
次卫生间同样做了干湿分离,并将洗衣机、烘干机设计在干区,最大化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整个案例看下来,最巧妙的就是双过道设计了,相较于之前的单过道,不仅让空间做到了通透、灵动,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所以大家在装修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设计思路参考,非常不错。
图源:直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