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势力榜规则快评不能让明星势力榜太有势
新浪微博被约谈。这一次,问题出在微博旗下的 “明星势力榜”。前不久,“明星势力榜”发公告宣布暂停某明星的上榜资格,并承诺本月为该明星购买鲜花的用户进行退款。可不少人投诉,主办方存在退花不退款、拖延退款等问题。为此,北京市消协紧急约谈了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要求其及时公布详细的退款方案,明确退款期限、方式和流程。
约谈结束之后,“明星势力榜”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发声明,向用户和消协“郑重道歉”。乍看上去,这样的回应还算得体。然而,仔细打量,道歉中的“明星势力榜”依然表现得 “强势”。按说,依照协约谈中的要求,拿出一个更详细的退款方案,并不是一件多难多耗时的事。如果真想履行既有承诺,给相关用户退款,被约谈的当天就可以“优化退款机制”,推出新的退款方案。可微博方面并没有这样做。道歉声明更像是一次自我辩护,除了“解释”某明星为何停榜、退款已完成了多少,对究竟如何“优化退款机制”依然不置一词,退款承诺依然处于模糊状态。
作为“娱乐界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榜单”,微博旗下的“明星势力榜”也的确很有“势力”。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追星族超过5亿人,36%追星族表示愿意为爱豆每个月花100-500元,粉丝经济的年市场规模高达900亿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纷纷推出了“明星势力榜”之类的“产品”,借助些“产品”,打造明星、涵养粉丝,激发、收割流量。“明星势力榜”所依傍的微博用户有四五亿之众,再加上频繁实施各种“操作”,能成为在娱乐界呼风唤雨的“势力”,不足为奇。
问题在于,“操作”要有底线、有分寸。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不少社交媒体平台做得并不好。为了获取流量,各种不择手段的事并不罕见——有的拿隐私说事,有的编假新闻闹动静,有的想“办法”直接刷流量……如此炮制出来的明星流量被严重“注水”,由此而打造出了的明星也是一戳就破的泡沫。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微博“超话”上的“第一流量小生”蔡徐坤何以那么弱不禁风,周杰伦的“夕阳粉丝团”稍一认真,这么大一个偶像便“栽”了。当然,“流量收割机”可能对此并不在乎。很多时候,粉丝之争正是它们所需要的,甚至就是它们刻意制造出来的。平台之上,粉丝之间的冲突越激烈,激发出的流量就越多,可收割的流量也就越可观。
收割流量的方式有很多,植入品牌广告是一种,像“明星势力榜”这样兜售“虚拟鲜花”也是一种。鉴于平台一方“势力”强大、用户众多,即便某些用户被平台方侵权,也少有维权之力。由此,尤需监管部门及时发力,以更权威的力量“对冲”社交平台的“势力”,矫正粉丝经济的“航向”。从这个角度看,需要被约谈的不只有新浪微博,约谈新浪微博的也不应只是消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评论员 王学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