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说明星清华教授年轻人如果都想着当明星
“你说中国的年轻人,如果都像我们看到的,男不男女不女那种中性人,中国还需要(其他人种)打败吗?”
面对当下的中国现状,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满脸感慨地说道。
现下,中国社会显然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现象,游戏、短视频和影视等领域均出现了泛滥化的趋势,这样的趋势显然让柳冠中感到了十分不满。
要知道,衡量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是“生产力的进步”,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显然需要发展科技。
科技才能保障整个国家和民族长治久安。单从文明的延续性而言,科技才是“主”,娱乐产业才是“次’。
可现在的矛盾是,科技和娱乐的关系发生了主次颠倒的变化,国人已经将娱乐泛滥化了,以至于生产力的根基“科技”都无法得到年轻人的重视。
“布热津斯基在20年前就说了,奶嘴战略,就是要让年轻人喜欢电脑游戏,喜欢明星,所以到那时候(1996年),巩俐第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中国后续开始大量提倡明星。”
显然,柳冠中这段话是基于当时的背景,以及世界民族的竞争角度来看的,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他的观点似乎正在慢慢地得到印证——中国年轻人正沉迷于美国人铺设的“奶嘴战略”。
“奶嘴战略”是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所提出的,该战略完全是基于冷战和美国霸权主义的背景之下的。
当时,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这些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必然会掌控中大量的资源,地球上20%的群体势必会掌握80%的资源,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显然属于那20%。
发达国家会通过精心打造的“国际秩序”来变相殖民发展中国家(即新殖民主义)。通过垄断、制造矛盾和战争等方式来收割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在他们打造的工业和金融体系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矿产和劳动力资源都将被他们垄断。
这也不难看出,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人维持了500年的繁荣,这除了早期殖民时期所积攒的财富和资源外,当下的国际秩序(新殖民主义)更是一大关键。
新殖民主义更具欺骗性,更为后知后觉,普通人根本难以察觉。那么,普通人为何难以察觉呢?
第一是认知低。这是教育、物质条件饿生长环境等因素造就的。
第二是奶嘴战略。当西方人垄断和渗透全世界的媒体后,便要对普通人进行娱乐宣传,降低他们辨别真相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奶嘴战略的方式一是“发泄性娱乐”——大力鼓吹情S行业、口水战和网络游戏。方式二是“满足性游戏”——大力发展娱乐产业,偶像剧、肥皂剧和花边新闻层出不穷。
足以见得,奶嘴战略其实是西方人用来“愚民”的,只要非西方人深陷于娱乐的环境之中,西方人就可以一直维系自己的“国际秩序”。只要他们一直掌控着现下的国际秩序,发展中国家将永无翻身之日。
放在民族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人、雅利安人、阿拉伯人和非洲人都将败在西方白人的手下,这些人种的资源都将被那20%的西方人所垄断着。
可见,柳冠中的观点还是十分深刻的。他从民族延续性和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极好地表达了其对现下中国娱乐至上的担忧。
真如他所说,年轻人都想着当娱乐明星,都想着当电竞选手,这个民族还有未来吗?即便没有外族的入侵,我们自己或许都要失败了!
要知道,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而不是明星和电竞选手,它们只是生产力的衍生品,而不是生产力本身。
巩俐1996年登上了时代周刊,这背后其实就是美国“奶嘴战略”的一大体现。给中国人登报纸和颁奖(娱乐产业),其实就是美国人利用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然后再大肆地炒作文化和娱乐产业,进而让广大年轻人忽视了“物理化”的重要性。
“物理化”就是科学,那些文化和影视产业不过是消遣品,它们可不会使得生产力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美苏争霸时期,类似于布热津斯基这样的代表大有人在,后续奥巴马所倡导的“知更鸟计划”同样具有奶嘴战略的性质。只能说,这是一种基于二八定律的“愚民”战略,既愚弄了本国那80%的非精英群体,也愚弄非白种人的那80%人种。
总结: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之下,世界人种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若中国的年轻人仍旧深陷于西方人埋下的“奶嘴战略”之中,我们非但无法屹立于世界中心,反而连延续的问题都难以解决。柳冠中的担忧,吾辈当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