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染血不能养狗吗狗患被破坏的规则与社会之
杭州的11月并不太平,甚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地处在了风口浪尖,站在了舆论漩涡的正中心。
自月初以来,微博接连爆出杭州进行“打狗运动”的新闻,从最初被发出来的一段时长为6秒的所谓“黑狗被城管活活打死”的片段,到随后接连流传的各种打狗视频和坊间传闻。11月9日,一篇名为《血染的杭州不再是天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虽然第二天余杭城管就马上进行了辟谣,表示该文章所描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但舆论的浪花自此开始却变得越来越大。
微信截图
在接下来的几天,陆续开始有更多网友曝光所谓的“杭州打狗”事件,声讨“打狗行动”的队伍愈发壮大,一时之间各种关于“虐狗”、“打狗”、“灭绝人性”的所见所闻和视频片段被发送至各大媒体平台,点爆了舆论的热情。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又相继产生了关于“保护中华田园犬”、“狗证收费合理性何在”以及被各路明星相继转发并发声支持的“万人请辞抗议杭州打狗”等话题。经过了几天的发酵,网络上关于“治理狗患”的讨论也开始急剧增加,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双方都似乎持有看上去相当“充分”的理由。
对于“打狗行动”,反对者主要持有以下观点:
众生平等,人类无权决定狗的生死。
狗咬了人就要杀所有的狗,那有的人杀了人为什么不杀掉所有人。
狗狗是有灵性的,有缉毒犬,导盲犬,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狗狗是为人类作出贡献的,是人类的朋友,不应该被这么对待。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说法也流传很广,大致意思是说“他们今天这样对狗,明天就可能这样对人了。”
当然,“打狗行动”的支持者认为,鸡鸭牛羊都是生命,并不比狗狗卑贱,不应该给狗以特权,这是伪善。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也不去谈太多高尚的道德的东西,只是从我们社会的角度来说一说,狗患成灾究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流浪狗,文明的破坏者对于很多城市而言,流浪狗泛滥成灾现在确实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1月3日杭州的徐女士带着孩子在小区散步时,因为孩子被一只小狗多次追逐感到害怕而出脚阻止,却被之前一直放任自家宠物追逐小孩的主人金某打倒在地导致骨折,看到母亲被打的孩子在旁边害怕的跺脚哭泣。11月16日,温州市一条流浪狗连续伤人,造成至少73人受伤。如此的案例数不胜数,每年被狗咬伤的人非常多,可以说狗患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归属角度来说,城市中的狗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被人遗弃及其繁育的无主流浪狗,另一种就是作为归属于宠物主私人财产的有主狗。
首先说流浪狗,作为没人认领自生自灭的流浪狗,其行动是不受限制的,它们常常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靠吃人类扔掉的剩饭为生。城市中流浪狗的存在,实际上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上文中所说的,频繁发生的流浪狗伤人事件,以及流浪狗随地拉撒造成的卫生问题。当一个城市流浪狗泛滥成灾时,整个城市的环境与安全必然受到影响,可以想象,成群的流浪狗聚集在垃圾堆,餐厨废物等人类生活区附近,将垃圾扒拉的满地,甚至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一方面,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被流浪狗咬伤的风险,这是一种对全体城市居民都存在的潜在风险。只要还有流浪狗的存在,那么处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逃不了被咬伤的可能。
如果说醉驾的司机、吸毒的瘾君子和随身携带管制刀具的社会人对这个社会的公共安全是一种危害的话,那么未加治理的流浪狗的存在也是对公共安全的一种危害。尤其是在狂犬病发病致死率几乎百分比的现实下,流浪狗对于社会的潜在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由于流浪狗的无主的属性,被咬伤的路人往往维权无门,因为需要为此负责的直接主体责任人往往是很难找到的,也因此被咬伤的路人只能自认倒霉。如果只是缝针治疗花费一些金钱倒还幸运,倘若不幸这条咬伤人的狗又携带了狂犬病毒,对于受害者来说,这几乎是难以承受的伤害和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实际上我国的法律是有相关责任判定的,在2016年的一起流浪狗咬人事件中法院认为,固定长期喂养事实形成,喂养者应对流浪狗负有约束和管理的责任,据此判令喂养者赔偿伤者相关损失。但由于执行起来往往非常困难,更多的受害者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不文明养狗,规则的违约者除了流浪狗,作为城市生态一份子的宠物狗实际上也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与流浪狗不同,宠物狗作为主人的私有财产,主人应当对它负责,但由于许多原因,一些主人并未履行其相应的义务,因此宠物狗惹人嫌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在城市中生活的我们,可能会经常有这样的经历。早晨出了门上班上学,刚走出门发现楼道里充满了尿骚味和宠物排泄物,走出楼道,发现小区的草坪上也摊着几坨狗屎无人处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让人更为不满的现象,小区里的狗狗满院子乱跑,主人既不牵绳也不在意,对于怕狗人士来说,每当一只无人牵绳的狗向自己跑来的时候,内心都是充满了恐惧的。“这只狗会不会咬我”,“我要不要跑,跑了它会不会更加追我”,“它在扒我的衣服,我要不要把他踢开”,相信每个怕狗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脑海里都会浮现出类似的问题。但无奈的是,我们既不敢跑,也不敢踢,更不敢向主人抱怨。假如我们踢了它,轻则一些主人也许会气急败坏的过来指责我们,重则可能就是一顿打。同样,当我们抱怨说“你怎么不牵绳呢,我怕它咬我”,很可能会得到“我家狗不咬人”的回答,仿佛我们才是大惊小怪的人。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养狗的人都是这个样子,我们也知道有很多文明的养狗者,他们出门牵绳,主动避开小孩子,随时清理自家宠物留下的排泄物。作为城市居民的一份子,我们既然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利与公共服务,也就有义务去维护城市的整洁与秩序。养狗者更应如此,每一个养狗者都应该清楚,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开的,当你享受着宠物带来的陪伴与好处时,也理应为养狗所造成的公共问题履行更多的义务。
每一个放任自家宠物随地大小便,遛狗不牵绳的主人都是这个社会规则的违反者。
在11月的这场讨论中,还有一个话题尤为瞩目——“保护中华田园犬”。许多爱狗人士发现,中华田园犬在禁养名单之中,也因此觉得不公甚至愤怒。一时之间,关于“歧视土狗”“中国狗竟然没权利在自己的国家生存”的观点层出不穷。其实禁养中华田园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很多城市的禁养名单中,一直都有中华田园犬的名字。而这种观点的出现恰恰说明人们对于规则和法律的无知。烈性犬和大型犬一直是城市养狗的禁区,既不新奇也很好理解。城市养狗规定一直以来都明确指出,烈性犬和体型超出规定的品种在特定城区是禁止饲养的,这样的规定是对城市居民人身安全的一种基本保障。原因在于无论是烈性犬还是大型犬,当狗发怒时即便是有人牵着,一个成年人的力量恐怕也是难以控制得住的。在这种情况下,烈性犬和大型犬的存在就是一种不可控因素,这样不可控的潜在威胁,当然是城市所不允许的。而不巧的是,中华田园犬恰恰属于这个行列。因此并非所谓的“歧视土狗”,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国外犬种也在禁养名单中,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歧视。
至于微信里疯狂转发的“保护中华田园犬接力活动”和相应的捐款活动,明眼人都能看得懂发起者的意图,我们就不多说了……
再说回到杭州的“治理狗患”行动,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执法的进步,是对城市居民的负责。针对网络上浩浩荡荡的反对大军,我觉得可以这样解释。此次杭州处理的是无主的流浪狗、不牵绳的宠物狗和违反规定的违禁狗。作为宠物主,如果你遵纪守法,按规定给狗办证打针,出门牵绳,那么是不会被处理的,根本无需担心。可如果你仍然不听劝,坚持违反规定,就等着你的狗被处理吧,是你自己违反规则在先,就怪不得别人了。如果你的狗被处理了,没什么好委屈的,你就是个不守规则的人,根本不配养狗,活该!
每一个城市居民都应该知道,我们尊重且保护合法养狗者的权益,但对于违规者也同样坚决执法。
狗患,社会之殇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个地步,毫无疑问核心是人,我们的城市是首先应该是人的城市,社会首先是人的社会。把人的权益放在第一位是我们人类文明的基石和原则,在保障人权益的情况下,对其他物种进行保护是我们提倡的。
我们反对虐待动物,支持合理的动物保护,但这不是狗患成灾的挡箭牌。一个社会之所以能维持健康的运转,是因为我们制定了许多规则,每个人都必须在规则内进行生活。我们应达成共识,便是“无论大小,每一次对规则的违反都是对公众权益的侵犯。”
正如每年都会诈尸的中或输式质问“请停下你的脚步,等等你的人民”,我们的社会发展很快始终在进步,在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红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呼吁所有人:请停下你们前进的脚步,回头等一等你落在后面的素质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