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土门养猫新春走基层土门镇宝塔寺村奏响
古浪县土门镇积极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环境卫生,使得乡村旧貌换新颜,激发出了强劲的生机与活力,正向着村村产业兴旺、处处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目标迈进。
小游园一角
走进土门镇宝塔寺村,干净整洁的街道、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个性化的景观墙……一幅淳朴温馨的和美乡村画面映入眼帘。
“以前咱们村上的路全是土路,没有硬化路,现在村上修了硬化路,出行也方便太多了。现在屋里屋外都干净整洁,小游园也建好了,闲暇时间我们左邻右舍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在小游园跳广场舞、健健身,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宝塔寺村村民朵延川说。
生活垃圾处理
土门镇宝塔寺村积极实施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投资460.42万元,提升改造村庄风貌228户,建设小游园、安装路灯、铺设污水管网、硬化村组道路、实施抗震房改造,实现自然村巷道全部硬化,群众居住条件全面改善。同时,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户厕285座,占常驻户数的80%以上,购置污水收集拉运车,生活垃圾全面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机制,垃圾污水处理及时有效。村内组建联合执法、卫生保洁、义务监督、文明劝导“四支队伍”,对沿线、沿街重点部位进行专项治理。
巷道绿树成荫
2023年夏季,村庄全面开展绿化行动,全村绿化面积达到1600亩,实现村组巷道、田间地头、渠道路旁树木成林。组织农户推进“三清”和庭院绿化、美化等行动,划定宅院绿化用地面积,房前屋后鼓励种植苹果、梨、枣等苗木,既增加绿化面积,又实现经济效益,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发展日光温室产业
和美乡村不仅要宜居更要宜业。宝塔寺村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实施田园综合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由村集体牵头流转土地532亩,新建日光温室157座,计划集中种植奶油草莓,辣椒等经济作物。建成养殖小区两个,培育发展“退伍军人”“残疾人”等养殖大户。
“现在村上新建了大棚,我们可以在棚里打工、种植,挣点收入。我的家庭情况还可以,政府大力扶持养殖产业,我养着60头牛,也特别好,经济收入各个方面都好,以后打算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更好的收入,减轻家庭负担。”宝塔寺村村民韦万明高兴地说。
柴火鸡
宝塔寺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以“八步沙”为名片,依托宝塔寺历史建筑和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土门挂面、土门羊羔肉、柴火鸡、冬果梨等特色美食深入人心。
村两委班子和村集体经济理事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全面落实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通过投资分红、商铺租赁、运营光伏电站、盘活集体资产资源等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39.38万元,其中2023年收入达19.99万元。
宝塔寺村党群服务中心
宝塔寺村加强党建引领,逐步探索形成“一核引领、一网管理、三治融合、八会理事、零距离服务”的“11380”基层治理模式,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建设,融合养老服务、综治中心、农家书屋等13个功能室,聚集基层组织阵地功能,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同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及村规民约的教化约束作用,破除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乡风民风持续好转,涌现出“文明庭院、美丽庭院、孝老爱亲、见义勇为”等先进典型。
入户走访宣传
村两委班子持续关注低收入群体,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结对关爱”工作,宝塔寺村特殊困难群众29人得到省、市、县相关部门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提供了爱心物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就在身边、干部就是亲人。
“非常荣幸我们村被评为‘2023年市级和美乡村’,今后,我们将持续推进特色产业、乡土文化、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等方面,充分挖掘宝塔寺文化,着力打造独具特色,饱含历史文化内涵精神的文化基地,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促进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古浪县土门镇宝塔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段进军说。
记者:和莹
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