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滩养狗的多吗资阳人爱狗护狗从文明养狗
近年来,居民饲养宠物越来越普遍,而“汪星人”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自然颇受市民喜爱。但是,市民养狗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影响居民生活的不文明行为,如遛狗不牵绳、不及时清理粪便、狗半夜嚎叫等,在主人的“爱心泛滥”下,宠物狗随地大小便、惊吓甚至伤及他人……种种不文明行为让部分居民深恶痛绝。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就有不少市民反映,不文明养狗行为不仅影响城市文明,而且危害他人人身安全,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引导,养狗人也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文明养狗。
市民抵触不文明行为
8月24日下午,记者在芭蕉林小区9号楼附近看到,三四只没有戴牵引绳的棕色宠物狗正在追逐打闹,进出小区的车辆和行人不得不避让疯跑的小狗。“这几只小狗还挺凶,看到小孩就冲过来叫个不停。”担心孙女受到惊吓,散步回来的刘奶奶远远就将孩子抱起。“这几只狗狗是一位女士饲养的,平时在小区经常能碰到,希望她能管好自家的狗狗。”
晚饭后经常在九曲河沿岸步道散步的邵女士告诉记者,不时能看到有人不牵绳遛狗,狗的体形比较大,看上去就让人感到害怕。“我们大人看到都小心翼翼绕着走,更何况附近玩耍的孩子较多,这些没牵绳的狗狗如果失控会给小孩带来严重的伤害。”邵女士担忧地说。
家住沱西景观带附近外滩一号小区的杨岚在散步时经常能看到有狗狗在绿化带里跑来跑去,每次她都要上前驱赶。“狗狗虽小,但跑来跑去把花草都践踏散了。”让她无奈的是每当他驱赶狗狗时,狗的主人就过来招呼走了,让她很尴尬。“遛狗就把牵引绳套上嘛,人走到哪就把狗狗带到哪。任由狗乱跑,随地大小便,不安全也不卫生。”
记者了解到,除了小区、人行步道外,公园、广场、超市、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不文明遛狗现象也屡见不鲜,在记者走访见到的十多起遛狗行为里只有一小半数的狗狗被主人牵着,其他任由到处跑。
当谈及为什么不给狗狗戴牵引绳,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我家狗狗温顺很听话,它不咬人”。在不少市民看来,这不能成为不拴遛狗绳的理由,拴上遛狗绳既不用担心狗狗跑远走散,过马路时也省心不少,利己也方便大家。
部门定规章加强监管
连日来,资阳雁江区和乐至县相继发布了加强犬只管理的通告,进一步明确了可养犬种和限养区、养犬人的责任和义务,也让执法部门分工明确、执法有了依据。
据雁江区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王勇介绍,目前在雁江城区三镇四处为限养区,居民办理养犬许可证后可以饲养24类小型观赏犬品种,严禁饲养凶猛犬、大型犬,目前雁江区还未发生犬只伤人的重大案例。“当发生犬只伤害他人事件时,责任人应当立即将伤者送往医疗卫生单位进行诊治,造成他人经济损失或致人伤亡,责任人应当负责赔偿。”
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黄艳介绍,每年三四月份、九十月份都会开展春秋两季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其中一项重点就是犬只狂犬病的免疫工作。“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乡镇政府和社区统筹组织,由村社干部和防疫技术人员组成多个宣传小组,上门为群众的宠物做免疫。集中免疫结束后会在乡镇和各个社区设立服务点,在约定的时间内,农户也可自行带宠物上门做免疫。”据了解,2018年资阳市动物免疫密度为94.4%.
作为物业管理人员,东临小区物业经理罗文阳经常要处理小区内的一些投诉,但往往让他比较头疼的就是涉及宠物方面的投诉。“狗叫声影响老人休息,乱跑的狗狗吓到小孩,狗狗在楼道内大小便,气味难闻等。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但物业很难管理。”罗文阳无奈的说,物业没有执法权,接到投诉后更多的只能是劝导以及开展宣传,但起的作用不大,效果很不理想。如今,有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他们今后的宣传引导工作也算有了依据。
市民规范养狗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居民认为,养狗作为个人爱好,原则上他人无权干涉,但希望养狗的市民能做好对宠物的安全管理,文明养狗,不能因养狗而影响其他居民的生活。
市民赵先生认为,既然政府发布了如何养狗的通告,养狗人士就要依法主动办理养狗登记和安全免疫手续,不违规饲养烈性犬、大型犬,不虐待、遗弃犬只,不在非法交易场所交易犬只,自觉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
养了三年狗狗的林女士表示,自己的狗狗一领养后就做了相关免疫检查,外出遛狗时自己都会随身携带卫生纸、铲子、纸袋等物品,及时会将粪便清理干净。“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养狗能有责任心,养了就不要怕麻烦。”
市民们认为,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要实现监督管理全覆盖,单靠政府主管部门的力量确实不够。如果发挥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监督,推动文明养狗就能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养狗者要自觉规范养狗行为,从源头上避免不文明养狗,狗狗才能真正成为人见人爱的萌宠。
依法文明养狗也是爱狗、养狗市民的责任和义务,目前资阳逐步推出了《犬只准养证》和《宠物免疫证》办理服务,希望广大养狗市民积极响应,规范养狗行为,文明、自律从自身做起,使更多人接受养狗、认同养狗,营造人与宠物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维护好整洁的城市环境,共建和谐宜居的美好家园!
记者 韩成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