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喜欢养猫舒淇刘亦菲等女明星们都爱
本文配图:除了注明的,均是配自舞台剧《猫》,纽约百老汇和伦敦公演最长的舞台剧。
BBC出了部纪录片——《大猫》,豆瓣评分9.6!!!
虽然才播出了一集,但是已经受到了网友的喜爱。片头:一头漂亮的猎豹风驰电掣般地奔跑在草原上,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
这是猫族的成员,在这个家族中,有着40张不同的面孔。小猫,只是其中之一。
好了,今天不是来介绍纪录片《大猫》的,只是卖个关子,带出——猫奴,吸猫族中的大户——爱猫、宠猫、吸猫的女人们。
猫,是作家与女人的宠物唯作家与女人,视猫为爱物。
先来看下几位作家是如何写猫的:
老舍——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要求给抓痒”;“赶到猫儿们讲起恋爱来,那就闹得一条街的人们都不能安睡”……
朱天心——
“家里的猫史上,排名一二的高手应该推花生和纳莉。花生是猫王朝中唯一的武则天或凯萨琳女大帝,之前,之后,再没有。”
还有这一句,“我爱上的猫,长大了便像狼一样的独来独往,往往离家不知所终,毫无例外。”
夏目漱石呢——
则借助“猫眼”,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知识分子故事。小说的开篇,就是“我是只猫儿。要说名字嘛,至今还没有。”
甚至是波德莱尔,也为猫专写了一首诗。
而艺术家贾科梅蒂在生前,就曾说过,“火灾中,在伦勃朗和一只猫之间,我选择拯救猫。”
再来看这些女明星:
舒淇的微博有多半内容贡献给了猫咪和美食。猫咪的慵懒和舒淇的调调很像呀~▼
刘亦菲曾经6年收养30只流浪猫,这点和台湾女作家朱天心有一拼。▼
还有倪妮、陈乔恩、杨颖……▼
爱猫,胜过爱人?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
爱猫,远胜于爱一个人?
作为一名20多年的“猫主子”,张悦然曾经分析,对猫的感情深,大抵是有这样几个原因:
1、猫比狗更安静,适合陪伴作家工作。
2、猫营造的环境,是作家需要的,可以把工作地方营造出家的感觉。
《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称,截至2017年,全国宠物猫狗的数量达到了8746万只,市场规模达到1340亿元,此数字在未来3年还将增加40%。即,几乎每10人中,就有1人在养猫或养狗。
2017年10月14日,网红猫“楼楼”死了时,68万的粉丝哀悼。
如果,这还没有惊呆你,可别忘了“哆啦A梦”中的那只呆萌、可爱、聪明的机器猫,带给我们多少的欢乐。
养猫,成瘾
虽然,这个报告,那个白皮书,指出养宠物的人群大多是“空巢青年”,她们一人在外打拼,孤独、寂寞。
可“吸猫”,虽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它“远古有之”,根据史料,人类的养猫史就有5300年。
其中,当“猫奴”的女人,可以说是一种“瘾”。嗯,有点词不达意。总之,养猫的女人们,不在少数。
她们,喜欢抚摸柔顺的猫毛,逗弄猫咪,为猫筑下一个个小猫房,乐此不疲。甚至,被称为“猫女”的女人们,浑身上下,可以散发出一种妖魅的光芒。
因为:
1、养猫,自带治愈功能,让女人抛开生活中的烦恼。
2、养猫的经济成本低,时间成本划算。
3、与猫相伴中,释放女性的情感。
4、猫的性格内向、宅、需陪伴,迎合了我们“感情投射”的习惯。
别忘了,女人是情感释放型,当我们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时,也许抱着猫咪,卧在沙发里,就能对着猫娓娓讲述着自己的委屈与不甘。
猫咪经济学
海明威说,“一个人不会被打败,但是可以被猫毁灭。”像海明威这样的硬汉,尚且被猫俘虏,何况是女人们。
而爱猫、宠猫,还滋生出了一个经济学词汇——猫咪经济学。
这是日本经济学家发明的,特指不管经济多么困难,大众对猫及其相关产品的热情永远高涨。
除了猫粮、猫咪用品,还“诞生”了猫咪咖啡馆、猫咪书店、寄养服务以及云养猫APP。
比如,二线城市郑州,就有几家经营得不错的猫咖!
深藏在居民楼里的猫咖,咖啡的口感很一般,可是哪一个进店的女主和小主们,不是冲着那一个个或是肥胖、或是娇小的喵星人而来的?
不仅是郑州,散布在北上广深的猫咖、猫咪书店就不下几十家,所以,作为治愈系宠物——猫咪,受到女人的宠爱是有原因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