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免费养猫咪汛期已至养25公斤的猫钓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徐志刚
我们把喜欢养猫的人叫做“猫奴”,喜欢钓鱼的人称作“钓友”。
不过,今天的主人公既是“猫奴”又是“钓友”,他们是洪水中的逆行者,来自杭州市水利水文系统。
他们的工作经常是和一只25公斤的“大猫”,和一条30公斤的“笨鱼”为伴,而这份工作有着你我想象不到的艰辛。
今天(6月9日),杭州联合省水文管理中心在之江水文站开展2020年浙江省暨杭州市超标准洪水水文应急测报联合演练。
小时新闻记者带你走进一个普通水文工作者的日常。
1】狂风暴雨中,他们在水中抱着30公斤“大鱼”
每年4月15日到10月15日汛期期间,水文站全天24小时值班,节假日也无休。
无论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只要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水文站里的小伙伴就会长时间以站为家,吃住在单位,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防汛防台第一线。
水文工作者要顶着狂风暴雨,克服路上积水难行,赶赴防汛第一线抢测洪峰,收集第一手水情信息。
大家还要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密切监视水雨情发展趋势,及时综合分析水情形势,以快报、短信等方式向各级防指及时发送水雨情实时预警信息,实时滚动洪水预报,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你知道台风、洪水来的时候,我们是怎么第一时间掌握河道、水库水情,并及时上报给市防指办及时作出部署的?”
指着地上一堆长得像炮弹的铅砣子,杭州市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姬战生说:“测河道流量绝对是个体力活,这东西叫铅鱼,小的30公斤重,大的150公斤重,是我们汛期户外作业的亲密战友,测量河道流量的神器。我第一次用它测河道流量是在中北苕溪,当时太年轻,觉得一个人扛它没问题,结果当场就闪了腰。”
30斤的铅鱼个头不大,小时新闻记者搬起一个时才发现,这玩意特别沉,很费力抱起来后,挪步都困难,要是一不小心砸到脚,绝对要骨折。
台风、洪水来的时候,风雨交加,河流湍急,想要准确测流量必须用上铅鱼这样笨重的家伙。
一个河道断面需要测量3-4个点。
通常,测量人员会找一座桥,把流速仪固定在铅鱼上,抱到桥上进行3-4次的投掷测量,测好一个点,要把铅鱼从水里拉出来,再投下去。
30公斤的手抛铅鱼在水流湍急的时候,必须用力死死拉牢防止被冲走,就好像钓鱼一样,此时铅鱼重量也会增加好几倍。
2】24小时连轴转,哪里有洪水就往哪里扑
大概10年前,水文站做日常流量测量的仪器慢慢被“河猫”代替。
一只河猫的重量大约25公斤,它的外形类似1米长的小船,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抬着行走,放入河道可以自动监测流速。
不过,遛“河猫”并不比钓“铅鱼”轻松多少,测量员要在桥上用绳子拴着它不停拉动,才能完成数据测量。
如果测量点的桥比较高,比如桐庐大桥桥面离水面有二三十米的距离,两人一起沿桥拉河猫一个来回,完全会被折腾到精疲力尽。
每次,野外辛苦测到的水文数据,水文工作者经过科学换算,用电脑第一时间传回单位,共享有关部门。这些工作往往都是顶着狂风暴雨的野外作业,很多时候是在半夜或凌晨。
水文站的工作者,很多都是年轻家长,汛期24小时值班,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跟孩子道晚安。
虽然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左右有些心酸,但这群洪水中的逆行者,深感责任重大,从不敢有一丝懈怠。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