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公寓可以养狗吗建强党建末梢激活微端治
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是否稳固。伴随着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以行政村(社区)为中心的党建工作模式、治理工作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青白江区以党建“末梢”工程为抓手,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区域联动·共驻共治·共建共享”的思路,切实建强党建“末梢”、激活“微端”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其创新实践作为基层党建案例,于2019年5月成功进入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复评。
党组织阵地覆盖“零死角”
青白江北城映像小区目前居住了2000多户居民,不少居民家里养了宠物狗,狗狗们“散步”时随地大小便,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小困扰。对此,业主小徐怀着试一试的心,将问题投到了小区里的“微心愿征集箱”。
几天过后,小徐明显感觉到小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原来,社区联合物业搞起了文明养狗宣传,并在遛狗的高峰期,增加物业保洁次数,使小区的环境更好了。
小小“微心愿征集箱”,解决群众身边的大问题。这一切都有赖于小区里的“映像港湾”微阵地。该阵地内设“警民共建和谐空间”“邻里纠纷调解中心”“党员学习培训室”等功能区域。2017年下半年以来,社区在北城映像小区和新河二队开放式安置小区,建成了“映像港湾”“新河港湾”等微阵地。说到微阵地“地盘”的由来,大弯街道广场社区党委书记肖湘觉得并不容易。社区多次找到物管公司和相关方面,最终协调到了小区物管用房和临时市场管理用房。“你出地盘、我置家当。”“一把钥匙给物管、一把钥匙给业委会”,实现共建共享。
青白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青白江区积极尝试将党的阵地放到基层单元中,构建“1+N”阵地体系。 一方面,强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全面推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通过明确办公场所不超过服务中心功能用房总面积的10%,以及统筹布局设置社会组织办公室、舞蹈室、培训室、430 学校等特色功能室等,积极营造更具人性、更加亲民的社区便民服务环境,提升党员群众对村(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依托基本单元,按照“一单元一微阵地”或“多单元一微阵地”的标准,充分利用小区物管用房、社区腾退功能用房、国有闲置铺面等,就近为党员群众搭建咨询和服务平台,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已完成一批如港湾“微阵地”、乡村驿站等党建主题“微阵地”,实现党的组织阵地覆盖“零死角”。
治理落到基层单元里,确保共建共享“零缝隙”
“沟渠以前修了一段,后因故搁置,大家有啥子意见和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水沟就在我屋前面,要抓紧修起来哦!上次涨水,我们都遭淹惨了。”……”在城厢镇十八湾村6组刘家巷院落的“乡邻空间”内,类似沟渠如何修建的讨论,并不少见。
因村便民服务中心离一些院落比较远,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该村根据距离和辐射范围进行综合考虑后,在刘家巷院落、万家大院及和江农业等地打造了“乡邻空间”便民服务站,涵盖院落党小组活动、干部代表日常接待、志愿服务、矛盾调解、老党员老干部工作室、便民服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功能,各党小组长、村干部、院委会、村人大代表、党代表等到该空间轮流坐班,实现干群零距离交流,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青白江区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努力将治理落到基层单元里,构建起“1+N”治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构建以党组织或党小组为领导、自治组织自行决策、基本单元内的其他组织广泛参与的‘微端’治理机制。”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引导基本单元的党员群众通过组建业委会、院委会、自管委等各种类型的自治组织,制定各类自治“规约”和“章程”,对基本单元内的事务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并积极搭建“议事空间”“邻里和谐空间”“警民共建空间”“资源共享空间”等载体,建立单元治理议事协调机制,有效拓宽居民参事议事渠道。并主动联系基本单元内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搞好联系服务,激活可利用的党建服务资源。有效构建基本单元“微治理”,确保共建共享“零缝隙”。
服务做到基层单元中,密切联系群众“零距离”
青白江弥牟镇白马村是典型的散居院落村。过去只有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村民办事需穿过一个铁路涵洞,甚至还要在货运大道上逆行一段路程,不但耗时长,而且安全隐患大。
怎么办?白马村党委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和党建品牌建设,以散居院落为网格主体,在院落间连接地带设置了“白马乡村驿站”,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延伸至驿站,下沉服务事项20余项,为村民提供证件复印、资料代交等18项免费代办服务。过去是群众上门找干部办事,现在是干部到群众家门口服务。
不仅如此,驿站还搭建了“蓉欧+”便民服务超市,让村民足不出院就能享受到进口的欧洲“零嘴”。村民若想串个门,还可以搭乘集农业观光、治保巡逻、便民出行于一体的“驿公交”免费服务车。随着驿站服务功能的扩展,白马村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信号全村覆盖,村民可以在田间地头、林盘广场及家中享用免费WIFI。(青萱 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