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花园里养狗好不好呀掌上中国之家乡土狗
文/王新竹
图/王新竹
实景拍摄:家乡的土狗
我家养有一条土狗,那是前些年一个深秋的早晨,我在河边碰到的。它那时一顶点大,倦缩着身子卧在枯草间,在冷风中瑟瑟发抖。
它看见我上前去看它,便揺揺晃晃爬起来,挣扎着来到我身边,嗅着我的脚,讨好般的揺着尾巴。看它虚弱的样子,可能几天都没吃到饭了。我没直接带它回家,怕母亲不允许,而是快步跑回来,用菜叶包了小半碗饭,拿到了河边。小狗可能饿坏了,狼吞虎咽的添食着,但因为它个儿太小,使终没把没把那点饭吃完。
就这样,我一连去喂了几天,它也渐渐有了精神,有了气力,一看见我来,就欢快的跑来迎接我,也让我抚摸它了。有一天中午,我忘了去喂它,它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我去给盛了点饭,它就香甜的吃起来,可在我想抱它时,它又开始闪躲着,等我起身时,它又会追了过来。我正和小狗玩起劲,母亲出来了,她看到这个小狗崽,还跟我这么熟,觉得很诧异,说:“你把谁家的小狗给带回来了?快给人家送回去!”我怕遭母亲训斥,就说:“是它自己跑到咱家来的,看来是被扔掉的!我们养着吧?”母亲说:“咱们不养狗,大路边上,咬到路人,麻烦。”我赶紧说:“它那么小,怎么会咬人呢,看样子,它长不到多大个!”母亲态度很坚决,说:“轰走吧!别看它现在个小,谁知道长大了啥样?或许还会有别的坏毛病呢!”
母亲所担心的,也不是没道理。她所说的“坏毛病”,是说这狗长大后可能会咬鸡,咬鸭。因为我们这儿这些狗,都是本地土狗,以前人们养狗都是参与授猎的,也叫“撵山”。所以,现在的狗,虽然不再用来打猎,但它授猎的基因却还保留着。
实景拍摄:家乡的土狗
我们这儿是农村,鸡鸭都是放养。鸭是早上自己去到河里,晚上自己回来。鸡也是到处逛,人家又都没有院墙。如果狗遗传授猎的特征很明显,很可能会给主人闯祸。就像我邻居家的那条白狗,就是这种。它只要一挣脱铁链,不管看到谁家的鸡鸭,就会如同打了兴奋剂似的,忍不住上前追赶,不咬死决不罢休。急得邻居家的叔叔,赶忙拿上棒子追赶,可人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狗的速度。鸡被它追得满天“咯咯”地飞;鸭被它撵得在河水里扑腾着大叫,溅起漫河的浪花。再加上主人撵狗的叫骂声,那场面,真是即惊险又可笑!
实景拍摄:儿童与狗
所以,这条白狗每挣脱一次,对于鸡鸭来说都是一场灾难,对于这狗的主人也是一次考验。咬死自家养的,煮了吃掉也就是了。但咬死别人家的,是得赔鸡、赔鸭,还要给人家赔礼道歉。幸亏这狗大部分时间都是咬他们自家养得鸡鸭!
可能是母亲经常看到邻居家这狗闹腾的场面吧!怕了!不等我说下去,就自己动手轰起这只小狗来,可任凭母亲怎么轰,怎么吓,它既使趴在地上耍赖,也不肯离开我家。它那么小,母亲又不忍心动粗。于是,她也无奈了,哭笑着坐下来边喘气,边恬怪的看着我,埋怨道:“谁让你喂它的,看,这会儿赖上咱们家!轰不走了!”看到母亲这个样子,我在一边嗤嗤的笑着:“妈,你看,它已经认定这是家了,别赶了,让它留下吧!它不会有坏毛病的。”
实景拍摄:家乡的土狗
母亲无奈的笑笑:“看来只能这样了,这个小无赖,长大后还不知道会出息成啥样呢!”
这条小狗就这样留了下来,饭量还挺好,不久就出落的很可爱了!它浑身灰黄色的毛,亮亮的,唯眉心长了一道黑色,还有两簇黑短眉,眼角一条黑线拉长,如同画过似的。一看到人,就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让人心生怜悯。
可这家伙的个很能长,只半年时间,就长的又高又壮。威武的再也没有了小时候顽皮可爱的模样。怕它闯祸,我们只好把它拴起来。有时它也会挣脱,但没有去撵鸡鸭,也没咬人。就在我和母亲都很欣慰的时候,它却发现了母亲关在木笼里养的两只兔子。顿时兴奋的不得了!扑在木笼外,哼哼着叫一阵,又对着兔子狂吠一阵。那神情里充满了惊喜和欲望。看我们没人理它,它就急了,来到我跟前,叫着,轻轻的扯一下我的衣角,又快步的跑到木笼前,就这样来回的折腾。我和母亲看到它那个样子,都忍俊不禁了!为了让它安静,我跟它来到木笼前,拍拍它的脑袋说:“好了!我明白你以为是发现了猎物!但它们是家养的,不能咬,懂不懂?”
它当然不懂,仍然一有机会,就来到关兔子的木笼前叫着、哼着,目不转睛地瞅着,一守就是多半天。兔子生儿育女的已经换了几茬,而这狗的守候却多年未曾改变过,执着的似是一往情深。而我的生活却早已变得物是人非,只留下追忆和感叹!
我是〖掌上中国v新竹〗,一个陕西汉中盆地的山区女子,喜欢文学和拍摄。有着丰富的山区生活和外出打工经历,用亲手拍摄的一手图片,记录山区的人、物、事及他乡农民工故事,带你走近最真实最原生态的农民生活。敬请朋友们点击“关注”我,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