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全国经济

桃花林里养狗好不好夜读心中有桃源无处不胜

发表于:2024-11-14 17:18:52 来源:蓝莓资讯

大凡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是虚构出的一个理想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境界。后来,也真是衍生出一些这样的景区,但大多是商业招徕,看着,都是按图索骥的修建,喧嚣一时,但游览过后,品着那种植的桃花不是那个味道,看样儿,真正的桃花源,只有游存于陶令公的文笔里了。

近日,有朋友告诉我,高原上也有个桃花源,虽然不能和陶公的文章暗和,但也有几分味道,令人依恋,乃至流连忘返。这就引起我强烈地想去探寻的好奇心。

时光穿越千年,当年的“船”变成了汽车,当它穿山过岭,把我们送到这个桃花源时,确有一黑黢黢的洞口,当然没有桃花林引路,也不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也没有“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眼前这个洞口可不是小口,显然是人工修建,像是个隧洞,能过汽车。“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房舍俨然,”这倒是有点像,进得洞来,见四周是险峻的大山抱住的一块地势,这山是祁连山的余脉,山上遍生树木,蓊郁葳蕤,山梁极像座座驼峰,凸凹起伏,线条圆润,裸露的岩石上,还镂刻着藏语中的六字真言,很是醒目。靠西边的山峰上,还有两个飘着彩色经幡的峨堡,说是藏传佛教的平安臣和财神,山下那平旷的土地上种的是蚕豆、洋芋、燕麦、菜籽、甜菜等农作物,一律是浓重的深绿,有一道河缠绕而过,水极清绿,声如敲玉,像那林木泌出的汁液,它也是养育这片土壤的一条流淌不息的血管。哦,真是个叫人舒心长啸、提神醒脑的地方!

看房屋,都是藏式平房,白墙描紫的图案,别具风格,平地建起的大阳台,日照充足,滚烫的高原紫外线倾泻进来,使洁净的房间暖洋洋,真有想放松自己、马上歇息的惬意感。这里的人家大多开了这样的农家宾馆,供前来游览的客人居住。

这地方叫东旭村,小得也就三十几户人家,有土、汉、藏等多民族,藏族较多。进村洞口处,有一无数石片搭起的高高堡楼,有防御、烽火传讯、不怕焚烧、易守难攻的特点,据说这里最早居住的是华热藏族人的军队后裔,后演变为小部落,再后来解甲为民,耕牧繁衍。望着这个屹立的军用建筑,想着那时候,这里真是个由大山封闭的小部落,后又慢慢接纳一些逃荒的其他农民,逐渐演变成这个类似于世外桃源的地方。但这个堡楼,恰也说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是不可能的。到了如今,就更不是世外了。这里有政府机构,有电网宽带、电子商务点,几乎家家都有汽车。现代文明,正通过那个小小的隧洞口源源流淌进来,可是,一天的走访,我也惊讶地发现,这里的人们还真有一些桃花源的味道,令人惊叹。且容我慢慢道来。

村庄听得见鸡啼,但听不到一声犬吠,没人养狗,大门都敞开着,没必要护院。倒是一些游人带来些宠物狗,跑来跑去,很煞风景。

家家房间不上锁。拖拉机和其他农具扔到农田里几天不会丢失,一副天下无贼的派头。

邻里和睦相处,农家宾馆不互相抢生意。生活慢节奏,心静。

有事邻里互相帮忙,如盖房子,地里农活,大家帮着和泥搬砖、抢收打场,都不要报酬,当成自己家的事。

村里有个广场,立着人工建造的巨大牛头,两个弯弯的大角白亮亮的,这里是全村娱乐的地方,来住的客人如想跳舞唱歌,全村人都会来,穿戴漂亮的民族服饰,舒展长袖,少女们粉妆黛抹,众人拾柴,点燃篝火,火旺歌高,大家围着跳锅庄。这样的集体娱乐活动,大家都来参加,不讲条件,相沿成俗。

村里,年轻人上学或打工,从这洞口走出去走进来。而老年人从不出洞口,就在这里生息安葬。他们说这里天蓝云白,草木丛茂,泉洌土肥,没污染,多好!

村主任姓张,是汉族,妻子是藏族,他告诉我,明年政府还要投资,他们想把这些农家宾馆结成一体,平均接待旅游客人,一起分红,不搞自由竞争,一共三十几户人家,没必要为点钱争得脸红脸黑,那就变味了。要维持“桃源人”的本色。他说这些年,村里没有犯法的人和事。我问为什么不种桃树,那才像桃花源。他回答说,杏树有,桃树是没有。但种不种不重要。心里有桃花源就行。

我想起村口挂起的一条红布标语:文明是地区发展之魂,美德是立身做人之本!

接待我们的是杨公保家,主人是个大眼睛、热情、剽悍、能干的藏族汉子,他种地,也开农家宾馆,为我们“设酒杀鸡作食”。当初,上级号召根据特点发展旅游业时,他是第一个响应,也得到了政府的贷款扶持,率先立起幌儿,带动了其他家,一起红红火火。他的饭菜、居住、都有古朴民俗和现代化结合的风味。青稞酒、焦巴洋芋、酥油奶茶,令我们大饱口福。每个房间,都有电热毯和小太阳电热器。在我们和他告别时,他没有像《桃花源记》里所说:“渔人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是热情邀我们再来。我们全都开心地笑起来。在今天高度发达的电子时代,这块土地上还有这样清纯如水的人际关系,同甘共苦,共同致富,真叫人称奇。这里保留了农耕文明的好多东西,让人心里温暖。

总之,这是个让心灵歇息的地方。

推荐阅读

☞1452万!国家给青海的这笔专项工作补助经费惠及到这些人!

☞西宁信访举报的范围及方式有哪些?(附举报地址、电话及网址)

文/冯文超

刊发于2019年4月29日《青海日报》第10版

实习编辑/顾植霞

监制/刘蓉燕 总监制/韩易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大科技杂志

大科技电话

电子制作

中国厨卫投稿

空中美语邮箱

三角洲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