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街里养狗的人多吗她养育87个孩子九成
日历还剩最后几页
2018进入倒计时
回望过去300多天
在生活的风雨和艳阳里
在目不暇接的社会热点里
总有一些人、一些事温暖了时光
让原本陌生的我们心靠得更近
麦琼方
她养育87个孩子
九成考上大学
20个考入北大清华
54岁的麦琼方,助人为乐35年。她有87个儿女,只有1个是亲生的。
从她十几岁开始,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编织袋,行走在百色、河池等地的瑶乡、壮寨,将收集的衣物、粮食送到孤寡老人手中,发现有失学儿童、孤儿,就千方百计资助他们,或直接接回百色与自己同吃住并送他们上学。
这些年,不知道她挑坏了多少条扁担,帮助过多少人,也忘记多少小孩来她家住过。 算上自己唯一的亲生儿子,至今已经有87个孩子叫麦琼方“妈妈”。
麦琼方的家,进门左手边摆着地铺,右边墙摆着沙发。地铺可以睡两个孩子,沙发睡两个孩子。房间里放着高低床,可以睡10个孩子。 床多、棉被多、锅碗多、凳子多。 这是麦琼方家里的四多。最多的时候,家里住了14个孩子,7天煮了90斤大米。
87个孩子,如今九成考上了大学, 47人在国外工作或学习。她家沙发上,出过11位清华大学毕业生,9位北京大学毕业生。
麦琼方工资不高,为养活这些孩子,她长年利用业余时间打两份工。每天从医院下班后,还要去夜市帮摊位串烤串、洗碗,深夜又去给单位守大门。她还自己开荒种菜,又在地头搭起猪圈、鸡舍,自己养鱼养猪,养鸡养狗,还种了木瓜、芒果。她还曾失足跌落悬崖,直到深夜才苏醒过来。送进山的旧衣物,几十年下来估算有几十吨。
“我教不了孩子们知识,我只能教会他们做人。”麦琼方说,“我的妈妈从小告诉我,人有两只手,一只手照顾自己,一只手帮助别人。”
麦琼方只希望孩子们赚钱了,能够像自己一样,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她的孩子们如今也在积极参与所在地的公益活动。比如,旅居美国、英国等地的孩子们组建起了爱心网络,发起了援助非洲的行动。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温暖细腻的“妈妈”,也需要“父亲”的坚实守护。
李学岭
站岗37年
1000多张明信片
他是学生的守护神
提起李学岭这个名字,人们或许有些陌生,但是提起数十年如一日,先后在河南焦作解放区幸福街小学、市实验中学和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值勤的那位高高大大、皮肤黝黑的交警,很多师生和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真是学生的守护神!”
1981年,18岁的他穿上了帅气的警服,戴上雪白的手套,正式成为一名交警。那一年,焦作市交警支队开始在全市各交通主干道附近的学校门前设立“爱心护学岗”。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与护学岗结上了不解之缘。
每天早上上学、中午放学、下午上学、晚上放学,一天固定四个时间点,李学岭准时站到和平街与焦东路交叉口,迎接上学、放学的小学生。在这里,李学岭已经站了整整16年。 在此之前,他一直在焦作市实验中学和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护学岗执勤。
在执勤中,李学岭还会完成学生们的各种请求,虽然都是小事,工作量之大也让一般人招架不住:
“警察叔叔,我红领巾丢了,你给我一块钱,我买一条。”
“叔叔,我作业本忘带了,借你手机用一下,让我妈送来。”
“警察爷爷,我钥匙忘家了,你通知我妈来接我”……
这样的小事李学岭每天都会遇到,有时1天多达20余次。但37年来,李学岭始终都是有求必应。
对于李学岭来说,每一天“故事”的开始往往是平淡的。他笑着说:“咱也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每天到点站岗,守护好路口的平安,保护好孩子们的安全,是我的职责。”
在李学岭家里,珍藏着一个提包,里面装满了明信片,都是学生寄给他的,有1000多张。翻阅这1000多张明信片,字里行间流淌着纯真、跳跃着爱心。李学岭将千张明信片珍藏,在他眼里,这是从警37年来最丰厚的回报。
87个孩子的“母亲”麦琼方,孩子们的“守护神”李学岭,他们在新的一年有哪些心愿?
麦琼方
李学岭
央视少儿频道新年特别节目《银河之声》,他们将站上舞台,为你带来爱与温暖!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