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石头怎么养花盆精美的石头会开花生石花
生石花又名石头花、石头玉,因植株酷似石子而得名,这是一种高度发展得“拟态”植物。其形态奇特,自然别致,似卵石而又有生命,而且在秋季还能绽放出或娇艳,或素雅,或明媚的花朵。可用小盆栽种,陈设于窗台、阳台等处,自然别致,富有趣味,国内外有不少爱好者专门收集栽培此类植物。
一、形态和习性
生石花为番杏科、生石花属多肉植物的总称,约有80个原始种以及大量的杂交种和园艺种。主要有大津绘、紫勋、曲玉、李夫人、日轮玉、花纹玉、丽红玉、红大内玉、朝贡玉、微纹玉、云映玉、荒玉、曲玉等品种,每个品种又有不同的类型,此外还有很多的杂交品种。
红大内玉
生石花的地上部分是两片对生联结的肉质叶,形似倒圆锥体,叶色有白、浅灰、棕、蓝灰、灰绿、红、紫红等变化,顶部近似卵形,平或凸起,上有透明的窗或半透明的斑点、树枝状凹纹,可透过光线,在植株内部进行光合作用。顶部两叶中间有小缝隙,花从这条小缝隙开出,花色多为黄、白色,罕有红色,花径3至5厘米。花朵通常在秋季或初冬天气晴朗的午后开放,傍晚日落后闭合,如此昼开夜闭,可持续4至6天,若遇阴雨天或栽培场所光线不足则难以开花。
生石花原产南非及西南非洲的干旱地区,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风,耐干旱,不耐阴,怕积水和酷热。具有“冷凉季节生长,夏季高温休眠”的习性。其生长习性非常奇特,每年的花后植株开始在其内部孕育新的植株,并逐渐长大,随着新植株的生长,原来的老植株皱缩干枯,只剩下一层皮,并被新株涨破,直到最后完全脱去这层老皮。在栽培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成年植株每次脱皮后会长出2个新株,因此栽培多年的生石花往往呈群生状,而幼株或栽培条件不好,只能一株顶替一株,没有新的植株长出。
风铃玉(肉锥花属)
金铃(银叶花属)
二、栽培管理
生石花的换盆、栽种均在秋季进行,换盆时将植株从土壤中取出,抖掉根部的土,将干枯的老根以及腐烂的根系剪除,然后再用新的培养土栽种。既可将同一个品种的生石花,甚至不同品种的生石花栽种于一个较大的花盆内,也可每株单独栽种于一个小花盆中。盆土要求疏松透气,排水性良好,具有较粗的颗粒度,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2份、赤玉土或蛭石3份混合配制,掺入少量的骨粉作基肥以及多菌灵之类的杀菌药物。栽种时在盆底放1至3厘米厚的粗石砾或兰石等颗粒材料作为排水层。由于土壤是湿润的,新栽的植株不必浇水,等2至3天后盆土干燥后再浇一次透水。
秋季气温凉爽,昼夜温差较大,是生石花的主要生长期,也是生石花的开花季节,要求有充足的阳光,如果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徒长,肉质叶变的瘦高,顶端的花纹不明显,而且难以开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避免盆土积水,以免造成腐烂,但也不能长期干旱,否则表皮皱缩,生长停滞,生石花对肥料的要求不高,生长期可将缓释性肥料放在盆土表面,供植株慢慢吸收养分。
冬季可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最低温度在5℃,并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可正常浇水、施肥,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维持不了这么高的温度,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温,但蜕皮时间会向后推迟。
春天的2-4月是生石花的蜕皮期,此时应控制浇水,甚至可以完全断水,使原来的老皮及早干枯。有人喜欢在植株开始有脱皮迹象时用手将老皮剥掉,让里面的小植株尽快见到阳光,以利用生长发育,使其矮壮敦实,但经验不足者剥皮时会伤到幼株,应谨慎操作。
正在脱皮的生石花
生石花在夏季高温时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等土壤完全干透后浇少量的水,浇水时间一般在晚上或清晨温度较低的时候,不要在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候浇水,以免因温度突然降低对植株造成伤害。栽培中要避免雨淋,特别是长期雨淋或暴雨淋,否则会因吸水过多造成植株顶部破裂,如果土壤透气性不好、栽培环境通风不良,还会使植株腐烂。如果在通风不好的温室中栽培,则要避免强光直射,并控制浇水,甚至完全断水,使植株在干燥的环境中休眠,度过炎热的夏季。
生石花开花时可选择品种进行定向人工授粉,以获取种子,授粉时要注意在同一品种的不同植株间进行,以保证品种的纯正。不同品种之间最好不要进行杂交授粉,否则会引起品种混乱,这些杂交的植株中虽然也会出现一些品像好于父本或母本植株,但大多数的植株由于没有明显的品种特征,其观赏性较低。
三、繁殖方法
播种:是生石花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多在秋季进行,播种土可用蛭石或细沙3份,草炭土1份的混合土,并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因种子细小,播后不必覆盖太多的土,并盖上玻璃片或罩上塑料薄膜进行保湿,浇水应采用“洇灌”的方法,把花盆放在水盆中,使水分通过花盆下面的排水孔,慢慢洇湿土壤,出苗后及时去掉玻璃片或塑料薄膜,以免因闷热潮湿导致小苗腐烂,苗期也要采用“洇灌”的方法浇水。出苗不久的生石花常常会东倒西歪,根部也裸露在土壤外面,可用牙签、镊子或其他小工具用土将露在外面的根部覆盖,并将歪倒的植株扶正。
分株:由于群生的生石花植株能代表养殖者水平,观赏性也较高,因此很少用分株的方法繁殖。但对于根部腐烂的群生植株,则可在秋季结合换盆进行分株繁殖,方法是将群生的植株用手掰开,在其伤口处应涂抹草木灰或木炭粉,并晾晒一周左右,等伤口干燥后再栽种,以防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