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凯歌电器维修清洗服务百年奋斗路百城访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全程指导,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中国地市报人编辑部联合全国100余家地方党报(传媒集团),今起推出“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全媒体报道。滨州市是纳入此次全国“红色百城”报道的重点城市,滨州日报系参加组织此次大型全媒体报道的地方党报单位。此次大型全媒体报道,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十四五”开局、开启新征程、迎接建党100周年主题,以“红色百城”辉煌巨变为报道对象,在全国百家党报的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设置“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专栏专题,以文字、图片、视频等融媒体形式进行采写,全国百家党报同步刊播、同步推进报道。通过百城扫描、现场采访、前后对比,反映各地百年来历史性巨变,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热情讴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人民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次报道是向全国人民宣传“红色百城”、见证革命历史、展现时代巨变、激发爱国热情的重大活动。各地党报社将以此次大型报道为契机,坚持守正创新,精心策划采写,攻创新闻精品,组织引导新闻工作者努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共同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浓厚氛围。“这里是家,更是根,到啥时都不能忘共产党的恩啊。”4月25日,65岁的萧县丁里镇胜利社区蔡洼组村民杨兆坤对记者说。虽然几年前搬进新村、住上了楼房,杨兆坤仍时常回到老宅杨家台子,看看屋内父辈留下的老物件,轻抚院内的那棵石榴树……1948年12月17日,就是在蔡洼杨家台子,淮海战役总前委委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召开了唯一的一次总前委全体会议。会议休息时,五位首长在屋前的石榴树下合影,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瞬间。时间沉淀成时光,历史展开了新颜。如今的蔡洼,已成为红色旅游的圣地。成千上万名党员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追随革命先辈足迹,重温入党誓词,传承淮海战役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据杨兆坤介绍,当年自己的父亲和姑妈投身革命,一心跟着共产党。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到萧县蔡洼后,就住在他家,在这里指挥战斗了28个日日夜夜。4月25日,记者来到萧县蔡洼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场景,再现了会师淮海、决战中原的战役细节。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如同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铺展开来……上世纪60年代的宿州城区。图片由拂晓报社提供。宿州,地近沿海、背靠中原,扼南北交通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淮海战役前,宿县城(今宿州城区)是当时华中国民党军队的重要补给基地,重兵把守,易守难攻。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中央军委十分看重宿州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宿县城,截断徐蚌线。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各部云集宿州,攻城夺隘,与守敌战斗异常激烈!经过将士们的浴血奋战,11月16日凌晨,宿县城宣告解放,成为淮海战役中解放的第一座城市。“随着宿州各地的相继解放,提前完成了对徐州之敌的包围,使淮海战役发展成对国民党军队的大决战。”讲解员告诉记者。也是在同一天,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统筹与指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我军势如破竹,战斗节节胜利。为了做好下一步作战计划,根据中央军委部署,12月17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五位总前委委员齐聚蔡洼,召开会议。鉴于淮海战役胜利在望,会议的主要议题放在了淮海战役结束后的部队整编方案和渡江作战计划。经过66天鏖战,人民解放军创造了“60万战胜80万”的战争奇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指挥部旧址里展示的支前图片中,述说着一段段宿州人民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萧县祖楼区担架队两天往返160里崎岖路,转移孤山战役伤员;“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陈毅同志评价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景区服务中心,胜利社区党总支书记郑忠权正把十余双别致、精美的虎头鞋摆进展示台。“这是俺村农户自己缝制的虎头鞋,送到这里来也能宣传展示一下。”在他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了蔡洼新村。走在村间道路上,一路绿意盎然,一路花香鸟语。这里的人居环境令人眼前一亮: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绿树环绕……宛若一幅水墨画。宿州城区新貌。图片由拂晓报社提供。郑忠权告诉记者,胜利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88户376人已全部脱贫。当前,村里正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全村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农业。“这是共产党带领老百姓走上了胜利路、小康路!”郑忠权动情地说,“相信俺们今后的日子一定会像石榴汁一样越过越甜蜜,党群干群关系会像石榴籽一样越抱越紧密。”仲春时节,见证历史性胜利与变迁的石榴树在微风中摇曳,遒劲的枝干满是新绿,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短评:根植人民走向新胜利73年前,宿州军民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攻克宿县城,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淮海战役的首个捷报。回望初心,砥砺奋进。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新中国的发展史,就是党和人民同心同德的奋斗史。水打山崖,风过林海。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之际,我们重温党的历史,砥砺初心使命,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永远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一道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谢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