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的小屋育儿你相信孩子行他就行不行也行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
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如此,罗森塔尔效应同样能在育儿中发挥强大的作用,父母需正确使用。
你的信任对孩子来说价值千金。你相信孩子,孩子才有勇气去探索世界;你相信孩子,孩子即使犯错却始终相信自己会有退路。马伊琍高中的时候,被一个女老师在思想品德上给了个差。原因很简单,老师认为马伊琍与多名男生早恋,所以才会被老师经常点名批评。
在爸爸得知之后,并没有偏听偏信,而是说,“我的女儿我最了解,我现在去去找校长”。
父亲对她的信任与支持,让她感受到了自尊,自爱,和底气。她知道,无论何时何地,爸爸都站在她身后,而她,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爸爸的信任。
你的不信任是孩子自卑、胆怯的根源,他从内心深处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能行。罗森塔尔在实验中并不是因为本身这些孩子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信任这些孩子后,孩子们表现的更优秀。
你信任孩子时,你的眼光是坚定的,你的语气是肯定的,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积极的。
你不信任孩子时,你的情绪是焦虑的,你的语气是上扬的,你的行为是担忧的,不管你嘴上说了什么,孩子接受到的信息都是怀疑的。
孩子并不通过你说什么去感知世界,而是通过你做什么感知世界。
《家有儿女》中,刘星考试考了第一,刘梅第一反应是“你抄谁的了”,然后拿着试卷反复查看多次,甚至吃饭的时候都问刘星是否藏小纸条了。
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孩子会从内心深处怀疑自己,不相信自己能行,从而自卑,胆怯。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父母不信任:
“孩子想尝试,家长就不敢放手”,你不要去碰,你会撞到的;你不要跑,会摔倒的……
“孩子想独立,家长觉得他不行”,你不要一个人出去,你照顾不好自己的;你会被别人欺负的……
我不是要父母不要为孩子担忧,而是我们在适当创造安全的环境下可以让孩子勇敢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索……
你不信任孩子,你的注意点就在他做不好的地方,并常给予批评指正,而这正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得到了强化。很多家长都说:我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就是调皮、不懂事、教都教不会。
不是孩子教不会,是你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你不信任孩子,你的注意点就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你不要孩子碰的,孩子偏要碰,你立刻去批评他,却发生孩子屡禁不止,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给你看,愈演愈烈。
这是因为你的批评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关注,孩子宁要父母的批评,也不要父母不理他,所以他为了引起你的注意,他总去做这些事情,因为他知道你会有反应,心理学称为“负强化”,即对这类行为产生了强化作用,只是影响是负面的。
如果你相信孩子,你会更关注孩子做到的地方,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你的情绪是更为平和的,身体也是放松的,孩子感受到的是:我可以我能行。
信任不是因为孩子做了什么,你信任他,而是你就是信任他。
罗森塔尔效应在育儿中不适用于你对孩子功利化的期待,因为这种结果是孩子不能掌控的,每个人能控制的只有“自己”《小欢喜》中的乔英子,从小爸妈离婚,妈妈每天就盯着自己的学习,看个电影都要说自己在学校做听力,每天喝妈妈用中药炖的各种补汤。而英子也从来没有让母亲失望,考试回回第一,直到磊儿抢走了英子第一名的时候,妈妈说:“考第二名,我都替你丢人,你还意思玩!”
宋倩的确非常信任英子,也是她相信孩子总是能考到第一,英子可以做到成绩优异,但是她控制不了别的同学是否会超过她。
有些家长会说:我也相信我的孩子啊,我相信他一定可以考进前三、他一定会考上大学的、他一定成功的、他一定能赚到大钱的……
成绩排名、功成名就、聪明等等这些不是孩子自己能把控的,我们每个人能掌控的只有自己,所以父母的信任不一定能让这个孩子成功,但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积极、勇敢的孩子。
知乎中有个提问:人最应该结交什么样的好便宜?答:出世的智者,入世的强者,正常又阳光的普通人。
我想教育最大的作用不就是让我们的孩子首先成为正常又阳光的普通人。
愿每位妈妈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会称为一个积极、善良、勇敢的孩子,因为你对孩子的信任,是他未来成长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