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压电蜂鸣器

世界杯二八惨案台湾省的白色恐怖二二八惨案

发表于:2024-06-05 14:56:35 来源:蓝莓资讯

出于政治需要,“二二八”的历史真相,长期“只讲了一半”

“二二八”事件大背景下

白崇禧奉命前往台湾,安抚民众

“二二八”事件,极为复杂。二二八事件的参与方有好几个,分在对立的两面:一面是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1945年后迁往台湾的外省人,另一面则包含:台共、台湾本省精英、认同日本人身份的台湾平民、其他台湾平民,我共,还有大量的日籍军人与日本浪人,也在兴风作浪。

从晚清的汉人忠于满清,到抗日初期有的中国平民还以为日本侵略军是一种军阀,可证十九世纪的中国是民族主义尚未在普通人那里兴起的社会。而十九世纪的台湾更是海外孤岛,漂泊到台湾的汉人尚在岛的西岸开拓(消化平埔原住民),因此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时的普通台湾汉人(后来的本省人)的种族观念不强。随后经历屠杀清洗和五十年(两代半)的皇民教育,在1945年重新被中国接收主权时,台湾本省人普遍认同日本,对中国陌生而无感这点是很自然的。

(1945年的台湾本省人认同日本,对中国没感情,这个特殊立场是整件事情关键一点)

国民政府派专员陈仪接收台湾,在接收过程中就出现了立场分歧导致的矛盾:

陈仪,时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对惨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国民政府乃至当时大陆的中国人看来,日本总督府和已经遣返的驻台日本人的所有财产都理所当然是要充公的日寇产业,而被日本统治和教育了五十年的台湾人也的确是思想和认同有问题,需要教育和监视防范。

而在台湾本省人看来,日本人在台所有产业虽为日本人所据有,但都是台湾人创造的,既然日本人走了,那就应该归台湾人所有。因为立场对立,国民政府随后自认为正确正当的行为在本省人那里就变成无理的歧视和压迫。矛盾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加深。

(而台共和本省精英则是推动事变的两大助燃剂)

本省精英阶层是深度皇民化的,否则也不可能在日本统治下维持精英身份。他们在思想上是认同日本并为"帝国"战败惋惜的,但这些日本忠实臣民中的大部分也是懂得变通,能够委曲求全在国民政府领导下继续做台湾的上层人的。但是党国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这就导致台湾本省精英失去了配合党国接收台湾的动力,他们不敢直接和国军对着干,但他们乐意把台湾的水搅浑,让中央知道治理台湾需要和他们合作。

而台共初始是日共支部,和我共也有联系。日本战败后更是逐渐被我共吸收领导。台共的确是真心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台湾人民的,台共不可能理会国民政府认为台湾产业要充公、台湾人民要歧视的那一套,台共的屁股必然是坐在平民一边的。

到这里就跟我共有关系了

出席台湾共产党成立大会的中共代表

我共在建国方略方面的心路历程其实和清末革命党颇有点像。

革命党在辛亥革命前后经历了从汉族十八省独立到五族共和为一中华民国的目标转变。我共同样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赞成各地(包括当时日本控制下的台湾)反压迫独立自治到后来的合全版图内所有人民共建一个国家的目标转变。

而台共在日本战败后由我共出面重建时已经变成接受我共领导,其中独立派已经边缘化甚至被开除党籍。

台共在我共的指示和支持下,积极准备着煽动起义;台湾本省精英势力则时刻等待着社会动乱的发生;死忠日本的皇民化的台湾平民则时刻抱着被歧视压迫和"祖国战败"的耻辱,反抗愿望强烈;普通台湾平民(其实也是皇民思想)则是反感被歧视和压迫,不反对甚至同情反抗行为。

在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下当时的台湾俨然成为了一个火药桶只需一个导火索,很快这个导火索就来了。

台湾专卖局,“二二八”事件现场

在1947年2月27日这一天,政府缉私人员,在台北打伤一卖烟妇女,引起民众骚乱,并发生枪击血案。主政台湾的行政长官陈仪,未能妥善处理,骚乱开始蔓延全岛。

结合,日本残余在台湾的军人,浪人,时不时的来袭击外省人,国民政府认为这次起义的确是有组织的反政府于是派兵压制,杀害、逮捕、审判随之而来。

我共和台共心系群众,冲突升级,国民党不敌,从大陆调军队,终因寡不敌众败之…3月8日,国民党军队登陆台湾,实施武力镇压,酿成台湾以至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悲剧。

明日风尚

美与时代杂志

现代商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