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女排世界杯女排首夺世界冠军那一
中国女排是新中国最常青的体育偶像,尽管她已更迭几代、阅尽风浪,但队魂始终没有迷路。“女排精神”之所以珍贵,在于40多年来,她始终是在男女老幼、贩夫走卒、达官显贵中,都能共情的体育符号,她根植于胜负,却又超越了胜负。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腾讯体育《那一天》(The Day)系列报道的第四篇,中国女排的故事。
1981年11月16日,全世界所有炎黄子孙都领悟到了“中国女排”这四个字的分量。
在艰难岁月里,中国女排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一代人奋发图强。从这一次夺冠开始,“女排精神”开始走进国人心里。
时光荏苒,竞技体育中没有谁是永远的王者,但精神力量总有传承。当女排精神逐渐被人淡忘时,2004年8月29日凌晨,中国女排夺取阔别20年之久的奥运会冠军。2016年8月,郎平回归后率领的中国女排再次站在奥运之巅,成为经典。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训练馆的装饰日新月异,从粗糙木地板变为光滑地板,训练手段、器械愈发先进,还有外籍教练、体能师进入教练团队。不变的,是光荣与梦想,“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使命和决心。【那一天】
勇敢者回来了
有史可考的中国第一支国家女子排球队出现在1923年。5月12日,经过层层选拔而组成的球队,乘坐日本“熊野丸”游轮前往神户。
女排队员们出发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码头上有大批自发前来送行的民众,手捧鲜花,向站在船头,胸前印有“中国”运动服的运动员们致意。
那支中国女排飘在海上,反复学习歌唱“夺得锦标,高唱凯歌”,希望能在夺冠的那一刻,在各国人民面前堂堂正正地唱出来。当届比赛,仅有中国、日本、菲律宾参赛,与日本队的比赛,中国女排遭遇沉重一击,以0-2告负,返回了祖国。
中国女排命运,直到1981年,才开始发生逆转。
距离第一次出征,已经过去了58年,国家的面貌早已大不同。这一次,同样是在日本,中国女排战胜了“东洋魔女”日本队,首次问鼎世界冠军。
根据当时的赛制,中国女排在这场比赛中,只要胜两局便可夺冠,而且中国女排连下两局,实际上已经夺得世界冠军。正是这一时的松懈,日本队乘机将比分扳成2比2平。
进入决胜局,主教练袁伟民对全队说,如果不能取胜,即便拿到了冠军,这样的过程也不光荣。
女排姑娘们被触动了。反击开始!没有任何心理包袱的日本女排打得同样顽强。关键时刻,中国女排依靠郎平的扣球,周晓兰和孙晋芳拦网得分,以17比15拿下决胜局。
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历史上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中国沸腾了!“振兴中华”的呐喊声直冲云霄。振奋了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就此诞生。
裁判哨音刚落,中国女排就抱作一团,又哭又笑。
只有袁伟民依然冷静:“瞧你们乐的,要是第五局输了,看你们笑得出来。”姑娘们破涕为笑,“你昨天不让我们哭,今天不让我们笑,你要我们怎样才好啊?”
日本女排主帅小岛孝治也紧握袁伟民的手说:“袁伟民,行的!”
在德国作曲家罕德尔《勇敢者回来了》的乐曲声中,中国女排站上了世界之巅。袁伟民荣膺最佳教练,孙晋芳和郎平分别获得最佳球员和优秀球员。
郎平当时打趣孙晋芳:“咱队长小孙,在这次比赛中的拼劲啊,就甭提啦!平时打比赛她很少捏拳头,这次总看到她捏紧拳头在我面前舞:‘郎平啊,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