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放广东养还是南京养好南京三省省会安徽
一座六朝古都的特大城市,身上贴着“三省省会”的标签,被调侃为安徽人的“耶路撒冷”,它就是长三角的副中心——南京。
南京市,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副省级城市,是江苏省的名正言顺的省会。之所以称之为“三省省会”,是因为它还是台湾省的“精神省会”和安徽省的“徽京”。
众所周知,台湾省如今的省会是台北市,如果你去过台北市,你会发现,台北市的区号是“02”,其他城市的区号在“02”之后。也就是说,台湾省的区号没有“01”。
难道“01”是内部专用区号吗?其实不然,“01”是一个预留区号,预留给他们心心念念的“精神省会”——南京。
回顾历史——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如果你读过历史,再看台湾省对南京的执念就不会感觉到奇怪了。
那个我从未到达过的的地方,却是我素未谋面的故乡。
而说起安徽人的“耶路撒冷”,则要追溯到更远的历史。
明朝时期,江苏省和安徽省同属南直隶,此时两者你是一个整体,无界线划分;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应天府(今南京)被废除国都地位,改为江宁府。
江南省的行政区域和南直隶相比并没有太多变化,江苏、安徽、上海、今浙江北部等都在它的管理范围内。当时的江南省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之一,清朝初期,江南一省的赋税可达全国的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江南省人才辈出,每期科考,江南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将近一半,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面积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同时管理起来也愈加困难。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被拆分为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省前身)和江南右布政使司(江苏省前身)。
这里要画个重点——江南左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司衙门位于江宁府(今南京),而江宁府位于江南右布政使司。也就是说,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前身)的行政驻地居然在辖区之外!这就是很有意思了,南京管安徽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康熙六年(1667年),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改江南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改江南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江苏和安徽的轮廓基本成型。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此时安徽的行政驻地仍然是江宁,让人不禁想吐槽一句:这么喜欢居家办公的吗?
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的行政驻地才迁至安庆,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才渐渐从南京中“脱离”出来。
所谓日久生情,在南京“管理”安徽的数百年间,生活、文化、方言、民俗等方面都在互相影响,南京的地位根植于安徽百姓心中,特别是听到熟悉的方言,心中必定倍感亲切。
安徽不能失去南京,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虽然这只是网友们的调侃,但是现实往往更魔幻。
2021年,@马鞍山发布11月4日发布了“友情提示”:省内返马人员不用核酸检测,特别提醒:南京是省外,要做的。
没过几天,南京建邺区人民法院的一份判决书写着“安徽省南京市”也是让网友哭笑不得:这是要把南京判给安徽了吗?
安徽有16个地级市,除宣城外,其他15个城市都有高铁直达南京。
南京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同时也是家喻户晓的美食名城。南京的盐水鸭是南京有名的特产,据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走出南京,就如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广东。
南京养的鸭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有机会的话建议大家都去尝一尝。
三省省会也好,徽京也罢,无论如何调侃,只要你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你都应该好好地去了解南京的历史。其一,为勿忘国耻;其二,为山河统一。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麻烦请您点赞关注,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