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后遗症是什么引起疫苗后遗症的病因
疫苗后遗症是什么引起疫苗后遗症的病因
一、关于疫苗后遗症的简介
1.据统计,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也许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个不幸的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苦难。南都记者历时三年,采访记录了其中的近五十个家庭。疫苗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目前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但关注这些不幸的孩子与家庭,不仅是要普及有关疫苗的风险常识,也希望促成一种常规的救助与补偿机制,同时警醒敦促疫苗相关立法的完善,以及产业链的进一步规范。
2.疫苗后遗症婴儿,儿童在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不同程度反应造成终身残疾而留下的后遗症。中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称全国每年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生残疾。
二、疫苗后遗症潜藏的风险
1.传染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是疫苗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但疫苗本身又是高风险的生物制品,尽管科技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仍然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而如果缺乏一种科学而严谨的生产管理体制,则这种风险将大大增加。在近几年国内频频见诸报端的疫苗事件背后,是公众对疫苗安全日益加深的忧虑。
2.中国有近40家疫苗生产企业,能生产预防27种疾病的46种疫苗,是全球最大的疫苗消费国,但还远远称不上强国,盖因我国开发的品种大多为单价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传统疫苗品种,而国外上市的疫苗多以联苗、灭活等新型疫苗为主。国产疫苗在产能和关键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巨大的差距。
3.山西省疾控中心信息管理科前科长陈涛安介绍:“所谓疫苗质量是指疫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我们的很多疫苗还在使用西方国家已经淘汰了很多年的技术。国内的一类疫苗市场基本被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天坛生物所属的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垄断。这些研究所原本都是政府直属的研究机构,1987年市场化以后成为国有企业,但还是有很强的官方色彩。每年的招投标就是这六大研究所和卫生部、疾控中心的领导坐下来开个会,定下价格,按订单生产。其目的就是实现统一价格,分片而治,避免在内部出现价格和质量的竞争,所以根本谈不上优胜劣汰”。
4.2010年两会期间,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的发言,也从官方层面部分印证了这一论断:“部分国产疫苗质量不达标,监管部门缺少对这些疫苗大规模上市后的系统评价。有些疫苗质量在大规模人群使用中完全达不到质量标准,与进口疫苗相比,质量档次差很多。”这番话在当时如一枚重磅*震惊了很多人,而一年之后在云南调研时,王宇又有了另一番表态:“目前疫苗的新技术是存在的,而且在国际上也有运用,但是由于中国没有推动新技术应用的政策和体系,中国的疫苗生产技术更新很慢,甚至没有更新,一直沿用30年前的生产技术”。
三、疫苗后遗症的病因都有哪些
婴儿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当人体或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当人体或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据统计,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而据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婴儿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
并且,我国使用的疫苗基本都是减毒活疫苗,而由于减毒活疫苗的“减毒性”,疫苗中的病原仍有微弱致病功效,若在人体内发生突变恢复毒性,则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我国婴儿疫苗除了技术上的不足外,许多国产疫苗的质量也不达标,导致婴儿疫苗保管不当,因此出现了许多婴儿患上疫苗后遗症。
四、疫苗后遗症该如何避免呢
疫苗事件增多,直接原因是疫苗接种数量和接种剂次的增加。接种疫苗出事的概率尽管非常低,但因为目前我国疫苗接种数量很大,小概率事件导致的绝对数肯定会随之增加。以偶合症为例,偶合症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但是最容易出现,也最容易造成民众误解。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率越大。
为了减少儿童接种疫苗时偶合症的发生,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带孩子到政府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
1、家长带宝宝接种后必须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若宝宝没有出现异常反应,才能离开。
2、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家长要保持宝宝接种部位干燥和清洁,避免细菌病毒污染伤口,尽量带宝宝沐浴。
3、接种婴儿疫苗后,在机体产生免疫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个别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反应,比如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接种后的发热,若在38℃以下原则上无需特别处理,是正常的婴儿疫苗接种反应,让宝宝多喝水和注意休息即可,一般两三天就可恢复正常。
4、如果持续发烧38℃以上、扎针部位红肿超过一周或接种疫苗后身上出现皮疹等其他较重反应,家长应立即向接种单位反应情况,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切勿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