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区园林设备维修杭州有些道路为何屡修屡
2018-04-27 14:4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张冰 通讯员 鲁楠
杭州北站附近破损马路修复现场
“刚修过的路,怎么又坏了?”类似的“吐槽”,每个城市居民都有过,杭州也不例外。某条路的同一区域,隔三差五就要修补一次,这种现象不仅给过往的市民心里添堵,也让城市管理者闹心。
道路为什么会“屡修屡坏”?借助数字城管平台提供的数据,杭州市拱墅区城管部门最近公布了调查结果,分析出道路破损的主要原因:
路面下方管线原因占60%,主要由于管线(比如路灯和信号灯电线、电话线等)埋的太浅,埋设根数较多,上下交叉埋设以及废弃管线未及时清理等情况;基层松散原因占31%,道路下方的基层缺乏混凝土等,通车后路面容易变得坑坑洼洼;其他原因占9%,比如路面下方盖板碎裂、混凝土盖板基层过于光滑等。
“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工艺多以面层维修为主,有些地方甚至每个月都要修一次。”拱墅区市政园林所的徐慈井说,这些容易出现损坏的位置往往是下方的道路基层出现了问题,只维修面层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要解决这样的路面破损问题,道路养护就需要“因病施策”,给发生问题的路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杭州北站附近破损马路修复现场
去年年底,拱墅区对83处“屡修屡坏”的点位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替代松散基层等方式进行基础加固维修,其中的61处点位至今未出现破损。虽然基础加固的单次施工成本投入较传统维修方式要高一倍左右,但通过一次施工较为彻底地解决道路面层多次维修的问题。至于仍然出现问题的点位,他们正想其他解决办法。
据了解,拱墅区发现的这些问题,在整个杭州市区也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该区城管部门对破损道路“因病施策”的具体方法,目前已在杭州市区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