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民素质

赤沙维修锂电她在废墟火场中探索蛛丝马迹

发表于:2024-05-11 11:04:34 来源:蓝莓资讯

总是在废墟火场中探索蛛丝马迹的巾帼火调工程师李君——

“我的工作就是与火‘对话’”

■本报记者 黄 雄

实习记者 吴新春

4月27日8时,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广州支队海珠大队改换夏装首日点名后,身着干部短袖夏常服的专业技术一级指挥员、火灾调查中级工程师李君一回到办公室就忙碌起来。前一天下午,她连续处理了两单信访投诉,直到21时后才吃上饭。4月27日上午,她得赶紧整理工作。

对于李君来说,大火被扑灭后,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现场勘测经验,在灰烬中追根溯源,竭尽全力还原火灾真相,让废墟“开口说话”,是她的工作。

缜密且艰难地寻找

“联系一下属地街道和赤岗消防救援站,我们待会儿去火灾现场调查。”处理完信访投诉后,李君对同事彭力说道。4月26日晚,海珠区官洲街道发生了一起出租屋火灾,3名被困群众被疏散。

“好的,君姐!”彭力爽快地回应。有着12年火灾调查经验的李君是同事眼中的“火场技术专家”,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君姐”。

“我的工作就是与火‘对话’。”李君一边跟记者说道,一边起身去换作训服。她的办公桌上摆满了与火灾调查相关的专业书籍。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上面有她用三种颜色的笔对重点条款作的标记。

火灾事故调查是个专业活、耐心活、细致活。要想让一片灰烬“开口说话”,需要调查者将建筑学、化学、材料学、力学、电学、法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知识汇集到一身。即便是科班出身,并且取得了华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李君也要一直保持“充电”状态。

40分钟后,李君和彭力来到了位于官洲街道赤沙村北约社区大围九亩新建一巷的火灾现场。

“你们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李君直奔主题,边走边问警戒线外的赤沙村专职消防队员。

“是卧室起火,现场温度太高,全是黑烟,我们只能先用灭火器处置。”赤沙村专职消防队队长陈永说。

穿过警戒线,李君直奔三楼起火的房间。废墟中仍弥漫着一股难闻的焦煳味,久久挥之不去。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没有明火了,烟还很大。”赤岗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长霍鹏飞介绍。

“可以推断火烧得很快,家里还有小孩,排除人为因素很重要。”李君看了一眼卧室外晾晒着的儿童衣物说道。她戴上手套,慢慢在灰堆里翻找,很快找到了一个半烧焦的插座,再沿着电线找源头。“首先要确定起火部位,再缩小范围确定起火点,才能找到火因。”

确定不是插座的问题后,李君再次从灰堆里一层一层扒出残留的物体。她在角落里发现一个烧得焦黑的电饭煲,原本以为这里便是源头,但随后又否定了。她再沿着墙将一根烧得只剩铜丝的花线缓缓从灰堆里清理出来,在末端发现了熔珠。拍照取证、观察、对比、触碰……她小心地避开灰堆里残留的玻璃和钉子,尽可能搜集更多痕迹,在脑海里推演、重现,试图寻找大火蔓延的方向和起火原因。

这时,与着火房屋间隔不足一米的对面楼的一名住户打开了窗户。李君立即上前用粤语问道:“阿姨,您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我们当时正在吃饭,闻着烟味后往外看,就见到火喷出来。”回忆起十几个小时前的一幕,对方依然很激动。

2个小时内,除了现场勘查,李君还先后询问了周边群众、房东、消防员、专职消防员等7人。随后,她又到派出所向已被带回询问的当事人了解情况。最终,李君根据现场勘查和询问情况,初步判定是电气火灾。

废墟中潜伏着危险

对火调员来说,想要查明火灾的原因,真正可怕的不是体力和精神的消耗,而是要面临不可预知的危险。

刚进入现场时,李君就闻到了一股煤气味。她蹚着地面的积水走到厨房一侧发现,一个煤气罐安装在1平方米的卫生间内,管道一头连着厨房木质台架上的猛火炉,另一头连着卫生间内的热水器,隐患触目惊心。她连忙让街道安全生产监察中队人员先消除隐患。

“火灾现场未知的风险多种多样。出的现场多了,有了经验,基本上能先排除掉大部分。”李君说,4月8日,她和海珠区同福路消防救援站的同事在该区同福西路龙导新街28号的火灾现场工作时,情况比这还复杂。

海珠区同福西路龙导新街是典型的广州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老旧小区。3月26日20时左右,这里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先后派出14辆消防车、84名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救援,经过4个多小时奋力扑救,才成功将火扑灭。

着火建筑为砖木结构,房龄超80年,被改建成了两层。一楼被隔出了8间房,中间仅留1米宽的过道,二楼夹层也有4间房,全部以低价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这些房间里堆放了大量可燃物,电线老化严重,消防设施缺乏,安全隐患重重。

这起无伤亡火灾的事故原因调查,因连日大雨而搁置。直到4月8日,李君与同事才再次进入现场。此时的火灾现场一片狼藉:屋顶被烧穿,裸露的横梁脆弱不堪,房间内只剩下焦黑一片,砖墙上也有大火熏烤的痕迹,地上的瓦砾残渣经过雨水浸泡,散发出十分奇怪的气味。

在切割、挖掘、清理、筛选的过程中,李君和同事既要保证动作幅度不能太大,避免导致炭化后脆弱的房梁再次断裂坠落,又要小心随时可能剥落的墙体砸伤自己,还要保护好这些历史老建筑,不能带来二次灾害。

由于现场坍塌严重,当事人又不在本地,调查工作陷入了困境。李君向支队申请延期1个月调查。直到记者发稿前的5月15日上午,起火房间的租客才出现并到场讲述了一些新情况。为还原真相,她又一次在现场工作了3个多小时,才在半米厚的废墟中挖出了一颗锂电池残骸。而这颗小小的电池残骸,极有可能决定火灾原因走向。

“不少火灾会涉及人员伤亡或经济纠纷,除刑事案件由公安刑侦部门出具最后的调查结果外,其他火灾案件都需要以我们的调查结果为依据,责任重大必须严谨。”李君说,火灾调查结论要作为火灾事故处理依据,往往关系着一名群众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地方监管人员是否需要负责,也关系到在经济纠纷中谁更占据主动。所以,李君一投入火调工作就非常细心,会忘了可能突发的危险。

防火监督也是主业

火灾调查结束已是13时,李君回到大队吃了几口饭,便开始为下午“双随机”检查2家单位做准备。她不仅负责火灾调查,还得参与防火监督。

“你们的消防泵现场直接启动有延时,而且没有做好标识化管理,操作还很复杂,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在海珠新都荟广场,李君和同事重点对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是否配备到位并完好有效、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交办了存在的隐患。

16时30分,李君和同事又前往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在教学楼顶楼水泵房,李君发现水泵使用时有明显杂音,判断其水压不足。“你们演练的时候测试过吗?”李君问学校总务处主任谢英杰。

“我们主要演练人员疏散和灭火器使用,这个水压确实没有测试过。”谢英杰坦言。

李君随即测试泵房外天台上的消火栓,发现即便打开消防泵加压,消火栓的水压仍然不足。关了水正准备离开时,消火栓旁一间彩钢板搭建的屋子引起了她的注意。李君走进去一看,原来里面有从一楼食堂铺设上来的排烟管道,夹层里的泡沫已经发黄变形,一旦遇到明火便会迅速燃烧。“这个彩钢板夹层内都是易燃物,早已明确禁止使用了,得马上整改。”李君严肃地说。

离开天台往下走时,李君看到楼道一旁多了个阁楼。她用手一敲发现是钢板材料,显然是后期改建的。“我们学校没有多余的杂物间,就改建了个小阁楼储物。”谢英杰一边开阁楼的门一边解释。几名同事准备进去查看,李君连忙制止,以免阁楼承受不住那么多人的重量发生坍塌。

“大队没有专职火调员,防火监督也是我的主业。”李君说,她一直在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方法。

“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非凡的成绩,照顾好身体,好好工作,认真对待。”这是李君的父亲常对她说的一句话。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李君常常深更半夜接到警情就要立刻赶赴现场。每次出警回来,她都会发现半睡半醒的父亲正坐在沙发上等着她。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李君表示:“辛苦,但很值得!无论是防火监督,还是对真相的寻觅,都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我要为消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编辑:富强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宋文珍

安德森医院服务中介怎么样

中国最好的国际医疗中介

国外医疗

怎么找正规的海外医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