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适销对路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妙招人情世故饭局有哪些人

发表于:2024-05-06 12:12:18 来源:蓝莓资讯

人到中年,早就尝遍了职场的九味人生汤,有酸甜苦辣,也有人情世故。尤其是那些饭局文化,充满了世故陷阱,不懂就会被人笑话,学会了别人就会高看你。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那是我35岁那年,机缘巧合被老板重用,调任市场部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立马就要接待各路商家,陪酒陪舞成了家常便饭。酒局是最大的考验,我这个人一向洁身自好,在酒桌上就显得很生疏。

有一次,我们公司要跟一家大商家谈判一笔大单,老板特地交待我,一定要把这家公司的老总请吃一顿"团拜饭",务必拿下这笔订单。老板一再叮嘱:"这顿饭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你的业绩,也关系到我们公司的发展,可一定不能失礼!"

我当然明白老板的用意,要是这笔大单拿不下来,我这个新晋经理的位置就会不保。为了这顿饭,我可谓是做足了准备功课:精心挑选了一家人均消费上千元的高档餐厅,提前去学习了一些喝酒的技巧,连吃顿"团拜饭"都要特意研究一番。

终于在预定的那天,我带着几个主要业务员,来到餐厅等候那家商家的老总。他们一行七八人很快就到了,看起来个个彪悍狡猾,显然是吃喝玩乐的老手。我暗暗咽了口唾沫,心里打起了七八分的精神。

席间,那家商家的老总是个阔别大汉,说起话来粗狂豪横,吹胡子瞪眼的。他喝了几杯酒就开始拍桌砸盘子,嚷嚷着要我敬他酒。我手足无措,只好照做。谁知这一杯我才喝下,他又命令:"来!再敬我一杯!"

这哪是敬酒,分明就是逼着我喝酒。可我也不敢惹恼他,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下去。没一会儿我就有点头昏眼花了。老总见状,更是得意洋洋地大笑起来,对手下说:"你们看这小子怎么酒量这么差?他还想跟我做生意?"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我当时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谁知更糗的是还在后头:就在这节骨眼上,服务员上了一盘白切肉,大伙你一块我一块吃得不亦乐乎。我也不甘落后,拿起筷子就夹了一块。

谁知我这一夹,竟夹到了一大块肥硬的肉皮!众人看到这副滑稽模样,立马又哄堂大笑起来,并对我直拍大腿。那老总更是放声大骂:"你小子吃出息了吧?就这种食量,也配跟我做生意?"

我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只得硬着头皮把那块肉皮放进嘴里,嚼了又嚼,硌得嘴里直淌血。最终那顿饭无疾而终,当然也就与那家商家没能谈成合作。

回到公司,我万分惭愧,只得东躲西藏,不敢见人。老板得知后震怒万分,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说我这样笨手笨脚的人根本不配当领导,让我去打酱油吧!

从那以后,我郁郁寡欢日子,每天过得提心吊胆,深怕老板随时会把我撤换。很快,我就被老板贬为一个小小业务员,曾经梦寐以求的经理位置就此化为乌有。

走在街头,曾经的同事看到我都会偷偷发笑,背地里或许还拿我打趣。我的前程几乎就此断送,如果不是亲人悉心开导,我可能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直到有一天,我下定决心,再也不能这样被动挨打,必须主动出击,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我留意到我们公司有一个资深的老同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饭局应酬,他从来游刃有余,处理自如。于是我千方百计向他请教,终于明白了一些饭局中的人情世故。

首先,在饭局上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一般饭局都是以卖方为主的,作为买方的我们虽然也会敬酒,也会表现一些诚意,但更多的是被敬酒和表示诚意。我们应该虚心一点儿,不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太高的位置。

早就听说过"有酒只管倒满"的道理,现在算是真正领悟到了。如果敬酒的时候不小心把酒倒满,我们也不能挑剔,应当识趣地一口喝下去,而不是小家子气地又剩又留,那是对人很不礼貌的表现。

至于喝不了酒怎么办?聪明的办法是提前做好防范准备,在酒过三巡或者快要喝醉的时候就主动回避,找个借口先行离开就行了。不论如何,也要避免把"喝不了酒"展现得太明显。

饭局上更不能吃得太馋太急太凶,那会被人看不起。我们应该表现得很有修养,慢条斯理地吃,每吃一口都要细细品尝,不能大口狼吞虎咽,这显得太没教养。

碰到食物里出现不可食用的部分时,比如草木屑啊、肉皮啊、渣滓啊,我们都要憋着一口气,毫不露怪地默默吃下,然后用小牙签夹掉,而绝对不能做出夹错、吐出来之类的举动,那是极其失礼的。

说到酒桌文化,其实根子就在于知"人之有无",会"谦受益"。根据对方谁高你谁低,我们要知进退、会沟通。无论自己的修养多高,在饭局上还是要谦卑一些。被激将就要学会忍让,切不可急于还口。

就拿前些年那顿"团拜饭"来说,我要是旁敲侧击,识趣地拿出谦卑、忍让的态度,而不是昂扬着头去喝酒吃肉,结果或许就不会那么狼狈和尴尬了。

后来我从那位资深的老同事那里学会了很多应酬的窍门,先是重新获得了老板的信任和重用,被派往外地一个重点城市,现在已经是整个销售系统的负责人。我也算是从那次"团拜饭"的教训中汲取了营养,长了不少阅历和见识。

现在回想起来,我对当年那位商家老总并无半点怨言,甚至还有说不出的感激之情。正是那次失利,我才痛下决心改变自己,从那以后我就越来越重视营销礼仪和人情世故,才终于没有辜负自己的理想抱负。

生活和事业就是这样,充满了无奈与艰辛。当你处于低谷的时候,只要肯刻苦用功,终有一天就能克服困难、重新振作。而饭局文化中的人情世故,更是把职场生存之道融会贯通、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要学会以礼待人、谦逊有礼的处世哲学,方能在炙手可热的商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ps:那一次的"团拜饭"教训我终生难忘,现在在任何一顿饭局,我都会提前做好各种准备,生怕再重蹈覆辙。但偶尔还是会被某些小细节絮住,不免狼狈不堪,这大概也就是在所难免了吧。所谓"入乡随俗",我们总要懂得机趣和世故,不懂就会被人笑话,学会了别人自然就会高看一眼。

中华建设电话

投资与合作官网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期刊